主要食品中二恶英类POPs生物利用率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47298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0.00
负责人:吴永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沈海涛,韩见龙,张磊,朱盼,蔡德雷
关键词:
体外模型二恶英生物利用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结项摘要

So far, there is still a considerable gap in the study of bioavailability of dioxin lik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food. When quantifying POPs exposure dose via dietary intak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contaminants in foods are 100% of bioavailable for absorption into systemic circulation. This assumption may have been overestimated.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POPs dietary bioavailability study is the key point influencing food safety risk calculations. The primary aim of present project is to accomplish the optimization of in vitro models (RIVM/Caco-2 cell), and to obtain POPs dietary bioavailability parameters in main foods under different cooking conditions. The project also aims at the confirmation of in vitro models by both human "input-output balance" study (duplicate meals method) and in vivo tests. With such bioavailability parameters, we'll be able to validate the hypothesis of "rich-fat foods may have low bioavailabilities than low-fat foods do", and thus be able to give theoretical evidences to whether low-fat foods should be monitored in future food contaminants monitoring system.

二恶英类POPs膳食生物利用率的研究,目前仍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在进行人群污染物膳食暴露评估时,均基于食品中污染物的外暴露剂量,而非污染物被机体摄入后到达组织、产生毒性作用的内暴露剂量,由此可能导致过高地估计了人类对污染物的暴露量。二恶英类POPs膳食生物利用率研究的开展与深入,是更准确地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拟建立"体外消化-吸收"模型(RIVM/Caco-2细胞),获得不同烹饪条件下各主要食品中二恶英类POPs人体生物利用率参数;通过人群双份饭调查(污染物"摄入-排泄"平衡),结合动物活体试验评估这些参数的适用性并用于膳食暴露评估;同时验证"高脂食物中POPs的生物可及性和生物利用率可能低于低脂食物"这一假说,为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是否应增加对低脂类食品中POPs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建立了体外消化模型(RIVM),测定了6类动植物食品(大米、青菜、鸡蛋、奶粉、淡水鱼、牛肉)中17种二噁英和18种多氯联苯的生物可及性参数;比较了不同烹饪方式(水煮和油炒)对二噁英类POPs生物可及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协同增效假说,认为这三类营养素的含量可能与食品中二噁英类POPs的生物可及性存在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经膳食摄入的二噁英毒性当量进行了暴露评估,经生物可及性校正的评估结果,进一步降低了评估的不确定度。 . 开展了CaCO-2细胞试验,模拟计算POPs的跨膜转运效率。开展了SD大鼠代谢实验,以动物体内试验的结果,对体外模型得到的生物可及性参数进行了验证。招募不同年龄组的志愿者进行了双份饭研究,同时分析志愿者排泄物,计算了基于人体的二噁英类POPs的生物利用率。 . 按计划完成项目各项任务,发表论文SCI论文6篇。1人赴美国EPA交流访问一年,开展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合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吴永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83700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2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84100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3700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9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57157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122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200105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181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食品中PPCPs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及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批准号:8187262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康维钧
学科分类:H3004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移动络合界面理论、方法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批准号:2067505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曹成喜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Lux)基因检测模型的创建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批准号:30600135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丁武
学科分类:C1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海产品中致病菌的定量危险性评估及其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批准号:3060049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陈艳
学科分类:H3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