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研究是在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础上,对稀土元素扩渗后的新材料,进行结构解析,分析组成、结构与磁、电性能的相互关系。本课题以过渡元素作中心原子的取代型多金属氧酸盐为前体,经高温扩渗稀土后所生成的新材料,预期其导电率、磁化率均可提高约万倍,热稳定性提高100度左右。通过扫描电镜和XPS形貌分析、单晶和XRD结构分析等对不同取代多金属氧酸盐稀土扩渗后材料磁、电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本课题还将通过XPS分析对扩渗后的稀土材料,不同原子的电子结合能与扩渗前进行比较,从而确证稀土元素与相关原子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说明磁、电性能改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该项研究成果将提出一条合成新型磁、电材料的技术路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X射线晶体结构解析技术在高分子表征研究中的应用
石墨烯纤维的湿法纺丝制备及其性能
MgB2线带材工艺及性能研究进展
非均质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稀土对多金属氧酸盐的气相扩渗及导电机理的研究
稀土元素在钢表面扩渗机理的研究
稀土单离子磁行为-结构关系研究与单离子磁体构筑
稀土正铁氧体中奇异磁相变与铁电、磁介电的关联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