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区自组织运行演化机制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60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杨志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曲衍波,渠涛,张淑敏,任栋,邹嘉琦,王广梅
关键词:
空间分析模型模型模拟人地系统城乡融合区自组织
结项摘要

The rapid urbanization taking place in Asia since 1970 has exhibited a proces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est. This proces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landscape in Asia—widely known as the desakota regions described in the McGee-Ginsburg model. Desakot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explore China's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and even represents the energy sourc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issue of the self-organizing mechanism in Desakota regions, this study develops a 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approach to study the land use change dynamics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extracts the self-organization orders and evolution laws of Desakota regions. The results not only clarify the utility of the outcome of self-organized processes in nature and society, but also reveal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landscape dynamics in the desakota region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provides the practical decision support for Desakota regions in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or other areas.

城乡融合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中国城乡关系重构的关键甚至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活力来源。研究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以城乡融合区演进过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决策技术结合遥感影像数据,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案例区,开展了城乡融合区自组织运行演化机制研究。探索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融合区发展演化的结构功能和内生决定机制,分析城乡交互作用对城乡融合区自组织的影响,发现城乡融合区的自组织运行秩序和演化规律,模拟推演城乡融合区时空演化的整体趋势,优化调控蓝区城乡融合区发展路径,构建了城乡融合区自组织运行演进的理论研究框架与分析模型体系。研究有利于清晰地刻画城乡融合区的时空演化图景,拓展自组织理论在人地系统中的应用领域,为蓝区科学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并为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其他城乡融合区发展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城乡融合区作为区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城乡关系重构的关键甚至代表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来源。研究立足城镇化发展进程,从基于城乡发展目标与愿景的城乡融合学说和基于城乡地域空间理想模式的城乡融合范式两方面出发,分析城乡融合区的概念和理念本源,将城乡融合区看作客观存在的独立系统,强调城乡协同发展的地域系统认知,打破了以往城市偏向的城乡融合区发展路径表述,正视了乡村地域参与城乡融合区建设的客观存在。以此为基础,将城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城乡融合区地域演化分析的理论分析框架与假设模型,分析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变量(如密度、中心距和中心强度)对城乡融合区形态影响,采取综合的研究视角,将空间演化过程与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结合起来,从产业-空间、人口-空间和制度-空间进行探寻城乡融合区自组织规律,思考城乡融合区演化的现实路径,引导管控重点由规模向结构转变,注重融合配套、产业多样化发展以及错位分工,拓展城乡经济联系,回归生产要素汇聚带来效率提升的城镇化发展初衷,重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高效的城乡融合区空间规划和治理形式。本研究丰富了城乡地域系统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成果可在城市空间扩展、城乡转型发展、区域空间决策及城镇化进程分析等方面进行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5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杨志恒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省际边缘区的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调控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批准号:4067105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朱传耿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乡道路网空间:复杂性涌现与自组织演化——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批准号:4120113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承良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工业城市密集区环境政策协同机制及模型化解释—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批准号:7130323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任婉侠
学科分类:G04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山东半岛海湾对泥沙的捕获机制--以威海湾为例

批准号:4177605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朱龙海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