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生育决策的影响机理与生育支持政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90317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沈政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生育支持生育农村非农就业农村女性
结项摘要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balancing the conflict of off-farm employment for rural women and fertilit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employment for rural residents and enhancing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Combining multiple theories in family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demography and sociology,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theory model of the impact of rural women’s off-farm employment on fertility and explores the impact mechanism. Based on the large sample micro dataset of 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 (CLDS),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is used to overcome the endogenous problem, an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off-farm employment on female fertility. To further check the robustness of results, several approaches such as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d Fixed-effect model are employed. On this basis, mediation models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family resources, social security, fertility penalty and leisure consumption. Furthermore, the off-farm employment is divided into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job, general wage-earning workers, and self-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occupational heterogeneity on fertility and related cau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hoice experiment method, this research uses data from field survey to estimate and analyze the policy preference of various fertility supports among rural women, which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olicies making.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通过平衡农村女性非农就业与生育的关系,对于促进农民高质量就业和加强农村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家庭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构建出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生育决策影响的理论框架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大样本微观数据库,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估计非农就业对女性生育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运用倾向值匹配、双倍差分法和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在此基础上,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家庭资源、社会保障、生育代价、闲暇消费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将非农职业划分为管理技术职业、普通工薪职业和自雇职业三种类型,考察不同职业类型对生育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在选择实验方法指导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估计并分析农村女性对不同生育支持政策的偏好程度,为相关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女性从事非农工作的人数持续增加,平衡女性非农就业与生育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结合全国大样本微观数据与实地调研样本,估计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以及子女性别偏好的影响;并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城乡居民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偏好。重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农村女性参加非农劳动会显著降低理想孩子数量和实际生育孩子数量,二孩意愿和实际生育二孩概率分别平均降低5-14%和4-8%;非农就业还会显著降低女性对男孩个数的偏好,但对女孩偏好没有显著影响。第二,异质性效应分析发现,非农自雇劳动不会显著影响女性的生育结果,而受雇劳动会显著降低女性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男孩偏好;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通过生育观念和孩子教育支出两个渠道影响女性的生育意愿。第三,在不同的托育服务方案中,父母倾向选择“由工作单位提供、全日托、价格实惠”的托育服务。托育服务的需求偏好存在群体差异,其中农村居民对托育服务的需求由于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类型、孩子数量、照料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学术价值方面,拓宽了现有女性生育问题的研究范畴,丰富了就业与生育关系的研究方法;在应用价值方面,可为我国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提供参考与建议,为深入实施国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① ———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① ———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DOI:10.13336/j.1003-6520.hve.20201778
发表时间:2021

沈政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8770233
批准年份:1987
资助金额: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0444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070291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8970827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8778019
批准年份:1987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370209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9285004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村基础设施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宏观效应

批准号:7187306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骆永民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育政策与生育行为对中国女性地位的影响研究:程度评估、机制分析和公共政策探讨

批准号:7180406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陆万军
学科分类:G0401
资助金额:17.2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细颗粒物暴露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2003474
批准年份:2020
负责人:李钦
学科分类:H3005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已婚女性就业、家庭梯次迁移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机理与实证

批准号:7137316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旻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