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性、尺度与贫困:武陵山片区农村贫困化形成与分异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6102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王永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首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商兆奎,王美霞,朱海英,殷强,黄利文,王星欣,夏浩钰,向媛
关键词:
贫困尺度连片特困区贝叶斯空间多水平模型空间性
结项摘要

Concentrated impoverished areas are presently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poverty-alleviation action in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geographer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poverty in these area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poverty and space research does not uncove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overall poverty in the these areas. The studie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verty within these areas and the dynamic, multi-scale and spatial-spillover effects of poverty-caus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levels are very weak.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and time-space binary perspective, taking Wuling Mountain Area(WMA) as the case area, synthetically using Bayesian space multi-level model, GIS spatial analysis, nighttime light data from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Firstly, this project explores the forming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whole poverty for WMA. Secondly, it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verty in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district, village and family within this area respectively, and reveals the agglomerations of poverty - stricken areas and the persistent poverty - stricken areas. Thirdly, it analyze the dynamic, multi-scale and spatial-spillover effects of poverty-causing factors at different levels, diagnos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families, combine the typical case study to reveal the poverty-causing mechanism of each factor, and then constructs structural model for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poverty in the WMA. Finally,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poverty-causing factors is simulated, and the policy measures and models of poverty-reduc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regional and family are put forward.

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当前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探究其贫困空间形成与分异机理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贫困空间研究没有回答连片特困区整体性贫困的形成机制,对片区内部不同空间分辨率水平上致贫因子的动态性、多尺度性和空间溢出性等研究很薄弱。本项目基于多尺度、时-空二元的视角,以武陵山片区为案例区域,利用贝叶斯空间多水平模型、GIS空间分析、夜间灯光数据解译、质性分析等方法,阐释武陵山片区整体性贫困形成过程与机制;总结片区内部“区县-村-家庭”空间分辨率水平上贫困空间分异格局演变特征,识别贫困集聚地域和持久贫困地域;实证分析不同水平上致贫因子的动态性、多尺度性和空间溢出性,诊断出不同类型的贫困化地域、家庭;结合典型案例地质性研究,揭示各因子的致贫机制,构建武陵山片区贫困空间分异机理的结构模型;情景模拟致贫因子的减贫效应,提出不同类型地域与家庭减贫的政策措施与模式。

项目摘要

揭示乡村贫困空间分异格局及机制对推进乡村脱贫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尺度依赖性以及影响因子效应的时-空特征研究薄弱。本项目综合利用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得出一些结果。①识别了武陵山片区县域尺度相对贫困的时空演化特征,发现2001-2018年片区县域相对贫困发生率平均为69.6%,其时间变动态势可分为波动、平稳和逐渐下降三个阶段,县域相对贫困的广度较高,相对贫困深度先缓慢增加后缓慢下降,相对贫困强度低且年际变化小;不同等级相对贫困县域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特征不同,不同时期内不同贫困等级县域的转移格局也不同。②揭示了贫困村空间分布的尺度依赖性,发现省域相对贫困村在市级尺度上均呈现集群分布模式,而在县级尺度上呈现出集群、离散和随机三种不同的模式;市级和县级尺度上相对贫困村均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在两个尺度上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存在差异。③揭示了贫困空间影响因子效应的时间变迁性和空间溢出性,发现武陵山片区县域相对贫困影响因子的效应呈现出三种时间模式:持久模式、“U”型模式、衰减模式,并且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也发生变化。④引入“密度-距离-分隔(3D)”分析框架,验证了其在揭示县域贫困空间分异的适当性并拓展该分析框架的应用范畴。⑤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提出了贫困空间分异的结构性原理模型。⑥初步提出了“区域相对贫困”的概念及其测度体系,为区域层面的相对贫困度量提供了参考。⑦揭示了“洲-国家-市域”不同空间尺度下人员流动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证实了多尺度下人员流动均存在“推-拉”机制。本项目资助下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SSCI期刊论文2篇,CSSCI、CSCD期刊论文8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王永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7030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926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019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32402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7110316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4136103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丁建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武陵山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与治理研究--以恩施州为例

批准号:7146301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谭贤楚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农户生计响应与减贫成效分异研究

批准号:4176102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丁建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西南石漠化山区农村贫困化机理与新农村建设

批准号:4076100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但文红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