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度非均质性对地下水溶质运移影响的多尺度集成模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718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杨晓帆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晓旭,方辉,白岩,胡广荣,石芳忠,童雅琴,魏俊奇
关键词:
污染物运移数值模型地下水数值模拟数值方法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结项摘要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processes in the subsurface are complex and highly coupled across scales. Micro-scale heterogeneity has been f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ch processes. This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hybrid multi-scale model (IHMM) to investigate the kinetic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induced by micro-scale heterogeneity, so as to provide advanced understanding of macroscopic transport process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 serious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system applications such as contaminant remediation. By integrating at-scale flow and transport simulators through a multiscale universal interface with upscaling and loose-coupling method, the IHMM becomes a feasible tool to link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parameters between scales. The validation cases include mixing-controlled reaction (with mineral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in homogeneous/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The IHMM is intercompared with sandbox experiments and other at-scale/multiscale simulations before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he microscopic incomplete mixing and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induced small-scale heterogeneities on the macroscopic processes. The IHMM is further extended to simulate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in a field sit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alluvium heterogeneities on the coupled processes in the hyporheic zone.

地下水溶质运移是复杂的跨尺度过程,相关研究对解决例如污染治理等环境和生态系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含水层小尺度非均质性是影响溶质运移的关键性因素,亟需对其展开定量研究。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拟可有效建立微观过程-宏观运移间的关系,进而剖析小尺度非均质性对宏观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影响。本项目拟构建新颖、准确、高效的多尺度集成模型,基于多尺度通用界面模型框架,拓展尺度转换和松弛耦合模型,集成单一尺度溶质运移模型,将难以刻画的微观尺度机理融入宏观尺度的模拟预测中;通过对均质/非均质多孔介质内反应流的模拟,将多尺度集成模型与室内沙箱实验和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和交叉验证,定量分析微观尺度机理与宏观过程参数的跨尺度关系;开展多尺度集成模型的野外场地应用,阐明含水层(重点:冲积层)小尺度非均质性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规律。

项目摘要

地下含水层小尺度非均质性是影响溶质运移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拟可揭示微观行为与宏观表象间的关联,阐明小尺度非均质性对宏观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影响机制。本项目的主要成果包括:(1)在综述当前多孔介质内渗流和溶质运移多尺度模型概念、算法、模型和相关应用及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研发了孔隙、连续尺度格子玻尔兹曼算法模型(LBM)求解器,使用浸入边界-格子玻尔兹曼模型(IBM-LBM)模拟了流体流动,溶质传输则通过截取单元有限体积法求解;采用通用界面框架(MUI)初步集成了单一尺度、尺度转换和松弛耦合模型,开发了高精度、高效率、可兼容多种数值模拟求解器且应用性强的高性能并行计算软件及程序包,最终实现了多尺度集成模型的构建。(2)以二维非均质多孔介质双分子混合反应流为算例,对比了文献中的室内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多尺度集成模型和室内砂箱实验,定量分析了孔隙尺度不完全混合现象及其对宏观反应速率的影响;同时,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调试并测评了集成模型的计算效率,对传统单一尺度模型、已有多尺度模型和新发展的多尺度集成模型进行了严格的基准测试和横向比较,最终实现了多尺度集成模型的测试和交叉验证。(3)采用了多尺度集成模型,研究了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进而引起的不同尺度的物理和地球化学非均质性对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转化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了地下水-地表水交互作用下,潜流带的物理和地球化学非均质性对宏观流动和反应规律的影响;同时,构建了一套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地下水-陆面过程集成模型,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土壤和含水层系统异质性情景下模拟结果的时序变化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阐明了黑河流域异质性对地下水-地表水交互的影响机制,最终实现了多尺度集成模型的野外场地应用。依托项目在环境和水文学高影响期刊ES&T、JoH、AWR等发表学术论文10篇;申请知识产权6项,包含4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培养博士后和研究生4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杨晓帆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6014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随机非均质多孔介质中水流与溶质运移问题的随机降维多尺度数值方法研究

批准号:4147223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贺新光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非平稳分布的非均质含水层中溶质运移随机模型研究

批准号:40272106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吴吉春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随机非均质多孔介质中水流与溶质运移的多尺度随机模拟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批准号:4127227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贺新光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分析

批准号:4177225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戴振学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