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对全氟化合物在土壤—孔隙水—植物系统中分配特征的影响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90735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文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农田土壤全氟化合物陆生植物微塑料生物有效性
结项摘要

Microplastics exhibit great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organic contaminants, which raises the concern about their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combined toxicity. Agricultural soil is an important sink for both microplastics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 The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may affect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bioavailibility of PFASs in soil. In this project, we employ polyethylene microplastics, as the dominant polymer type for agricultural film, and 11 PFASs to conduct the following research items. Firstly, we will study the absorption behavior of PFASs onto microplastics and clarify their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bsorption models and infrared spectra. Secondly, we will identif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FASs within soil solid phase and pore water as a function of increasing microplastics additio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accumulation on the bioavailibility of PFASs in soil. Finally, using radish pot experiment, we plan to clarify variations in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factors of radish for PFASs at the presence of microplastics and subsequently evaluate its risk to the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may assist in scientifically cognizing the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and PFASs on agricultural soil system.

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毒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农田土壤是微塑料和全氟化合物(PFASs)的重要储存库,微塑料的蓄积可能会改变PFASs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有效性。本项目以农用地膜的主要成分——聚乙烯微塑料和11种典型PFASs为对象,研究微塑料对PFASs的吸附行为,结合模型拟合和红外光谱分析,揭示微塑料与PFASs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通过考察不同含量微塑料存在条件下,PFASs在土壤固相和孔隙水中分配特征的变化,推测土壤微塑料蓄积对PFAS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最后利用小萝卜盆栽实验,分析微塑料影响下作物不同器官对PFASs的富集和转运因子,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认识农田土壤微塑料和PFASs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

项目摘要

微塑料和全氟化合物是两类典型新兴毒性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引起了人们对其生态风险的担忧。基于此,本项目围绕微塑料和全氟化合物两种新兴污染物,依次研究了全氟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和作用机制,植物对全氟化合物的吸收、转运和影响因素,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陆生植物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氟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受有机质分配和阳离子桥的共同作用;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和地上部吸收全氟化合物,而根系吸收是主要途径;植物对全氟化合物的吸收和转运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植物生理特性和环境因素等的共同影响;土壤微塑料蓄积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土壤动植物产生毒理效应;微塑料会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进入到陆生植物体内,并被转运到其他器官。本项目结果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中微塑料和全氟化合物污染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王文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37308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67515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7325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全氟化合物在空气-水两相系统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分配规律研究

批准号:2150704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周珍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微塑料对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在海洋双壳贝类体内生物富集和毒性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5187900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许楠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滇池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塑料添加剂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批准号:2186603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邓春暖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梣属不同性系统植物繁育系统特征及其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批准号:3190127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新娜
学科分类:C16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