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互通液电馈能式主动径向转向架理论及试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7539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徐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过学迅,左磊,谭罡风,熊欣,刘轶伦,郭思婧,龚边,邹俊逸
关键词:
互联互通悬架振动能量回收主动径向转向转向架
结项摘要

As the artery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has stepped into the phase of high speed and heavy load, which proposes higher demand to the vehicle lateral and curly stability. The project thus works out a new type of active energy self-supply radial steering technology -- the parallel interconnection hydraulic-electric energy-harvesting active radial steering bogie system. It develops the research in terms of the coupling dynamic features of "machine-electro-hydraulic" in the parallel interconnection hydraulic-electric energy-harvesting suspension, the coupling scheme between radial steering driving force and rail track creeping force, and the effect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motor on vehicle body motion. The project establishes a vehicle dynamics model and wheel-rail creep force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simulation test of vehicle dynamics, the bench test of suspension system, and the loop testing of the steering driving motor hardware, and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energy-force” in the hydraulic electric energy-harvesting active steering bogi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optimal controlling method of radial steering driving force and construct a basic theory frame of the energy self-supply active radial steering bogie system. This new system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status of wheels and rail wear, effectively optimize lateral and curly stability, and reduce wheel and rail wear, thus has a good practical value and further prospective in reducing the maintenance, increasing the speed and ensuring the ride and stability.

作为国民经济动脉的铁路运输系统进入了高速化与重载化的发展轨道,对车辆横向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量自供给主动径向转向技术——并联互通液电馈能式主动径向转向架系统。并且在并联互通液电馈能式悬架系统“机-电-液”耦合动力学特性、径向转向驱动力与轮轨间蠕滑力耦合机理、电机驱动力对车身运动状态的影响机理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建立悬架、整车动力学模型和轮轨间蠕滑力模型,结合整车动力学仿真试验、悬架系统台架试验和转向电机硬件在环试验,分析该转向架系统“能量-力”的传递转化过程,探明径向转向驱动力优化控制方法,构建能量自供给主动径向转向架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该转向架系统能够依据列车行驶状态主动调节轮对与轮轨的接触关系,有效优化车辆横向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减少轮轨磨耗,对降低铁路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行车速度,增强行车平顺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项目摘要

作为国民经济动脉的铁路运输系统进入了高速化与重载化的发展轨道,对车辆横向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量自供给主动径向转向技术——并联互通液电馈能式主动径向转向架系统。并且在并联互通液电馈能式悬架系统“机-电-液”耦合动力学特性、径向转向驱动力与轮轨间蠕滑力耦合机理、径向机构对车身运动状态的影响机理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本项目基于悬架的工作原理,以美国轨道五级谱激励输入,得出蓄能器弹性力的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悬架的刚度特性;该悬架的阻尼特性在第一共振频率附近和以下表现不如传统悬架,但随着频率增加,其加速度表现逐渐改善;互联的液电馈能减振器馈能效率约为四个单一液电馈能减振器馈能效率近两倍,平均功率达到了1.5KW,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本项目设计了一种新型主动径向转向架,并分析该转向架的径向机构运动学与轮对导向时轮轨蠕滑力原理,接着推导该径向作动器(径向转向驱动电机)的动力学以及模糊PID控制模型,最后结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研究径向转向驱动力与轮轨间蠕滑力耦合机理。得出结论:对比常规车辆,控制与作动器位移量匹配合适的径向转向驱动力,能够极大地降低轮轨间蠕滑力。本项目建立上文提出地主动径向转向架单节车辆刚柔体动力学模型,基于动力学与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研究主动径向机构在传力过程中对车身运动状态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对比常规车辆,主动径向机构并不会使车身运动状态变差,反而增强了车辆高速运行稳定性,提高了车辆乘坐舒适性。且车辆不易脱轨、倾覆,更改善了轮对的导向性能使车辆更容易通过曲线,经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综上所述,采用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量自供给主动径向转向技术,能够收集近1.5KW的轨道振动的能量;提高车辆高速运行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使车辆不易脱轨、倾覆,能够大大地减少轮轨磨耗、减缓轮对损伤,提高轮对的使用寿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2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4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DOI:10.13373/j.cnki.cjrm.xy20040019
发表时间:2021
5

倒装SRAM 型FPGA 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验证

倒装SRAM 型FPGA 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验证

DOI:
发表时间:2016

徐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87404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522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7305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140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825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359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0401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0104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7618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90013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600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0715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车用液电馈能式减振器理论及试验研究

批准号:5107531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过学迅
学科分类:E050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飞机自馈能式电液一体化刹车系统研究

批准号:5100500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尚耀星
学科分类:E05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馈能式汽车主动悬架的协调控制研究

批准号:5057514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喻凡
学科分类:E05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液压集成式互联馈能悬架系统的机理及半主动控制研究

批准号:5190539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郭思婧
学科分类:E05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