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住行为变迁的传统村落空间演变及优化模型研究——以福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8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樊海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成斌,陈小辉,赵立珍,刘淑虎,高永刚
关键词:
空间优化模型居住行为传统村落
结项摘要

The living behavior of villag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evolution.The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the villagers living behavioral changes and constraint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⑴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illagers move behavior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rs move behavior is research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Logit model. ⑵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rs move behavior and village space.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characteristics are researched in different living behavior mode by using ARCGIS analysis function. ⑶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 on the first two parts. The model is based on ARCGIS platform,there are three sub models: the first is the space requirements model whic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mand of villagers living space base on Logit model.The second is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model which mainly involves residents relocation willingness, landscape prote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base on MCR model. The third is a space control model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ntrol guideline and measur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offer help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 space optimization in the new era,and update research method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space to change its backwardness.

村民的聚居行为对传统村落空间演变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转型期村民居住行为变化为基础,以传统风貌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约束,构建传统村落空间优化模型。研究分为三部分:⑴转型期村民迁居行为调查与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Logit回归模型,研究村民迁居行为的变化特征。⑵村民迁居行为与村落空间耦合关系研究。借助ARCGIS软件,研究不同居住行为模式下,传统村落空间特性。⑶构建传统村落空间优化模型。模型以ARCGIS为操作平台,分为三个子模型:一是空间需求子模型,建立在Logit模型基础上,用于分析村民居住空间需求量。二是空间配置子模型,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为基础,以村民迁居意愿、风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距离为影响因素,形成空间配置法则。三是空间管制子模型,包括传统建筑控制导则及实施法则。本研究为新时期传统村落空间优化提供参考,并创新传统村落空间研究方法,以改变其相对落后的状态。

项目摘要

课题以转型期传统村落空间的演变及优化为研究核心,围绕“基本特征认知——模型构建——优化措施”的总体框架展开研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成果体系。首先,研究了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传统村落空间生命周期的判定方法,分析了水尾村的产生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的阶段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揭示了村民迁居行为特征,偏远山区村民迁居城市的概率最高(42%),乡镇政府驻地型村民迁居城市的概率最低(14%),近郊型村民迁居城市的概率介于两者之间(35%)。研究了影响村民迁居行为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代数、收入来源、交通工具、环境满意度等。剖析了村民迁居行为特征与村落空间演变的耦合关系。其次,建构了传统村落空间地理设计模型。在地理设计方法论的指导下,构建了由空间生长模拟模型(ANN-MCR)与“即时评估模型”构成的地理设计模型,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设计方法。将地理设计模型应用于和平村空间设计的实践,模拟了外围分散扩展、紧凑扩展、旧村与新村协同扩展等情景模式,并在即时评估模型的作用下,获取了满意度最高的方案。最后,探讨了传统村落空间优化的制度和方法。针对“一户一宅”制度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弊端,提出了“一户二宅”政策的建议。从宏观(新居民点选址)、中观(实施的策略矩阵)和微观(传统民居改造)三个层面研究了“一户二宅”政策实施的途径。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契机,从互惠共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传统村落空间复兴的举措。课题组共发表7篇论文,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樊海强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农村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5157812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彦辉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传统村落簇团空间结构的社会关联演进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批准号:4160114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胡娟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风貌特色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再造研究—以北京为例

批准号:5187802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欧阳文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时空动力模型的传统村落历史形态演化规律探究与保护性规划引导——以广东客家村落为例

批准号:5190816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杨希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