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与hMSH2错义突变的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6019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郭嘉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卫东,于佳,马春骥,马俊儒,贺晓亮
关键词:
hMLH1基因错配修复hMSH2基因功能分析错义突变
结项摘要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发病的主要原因。在已检出突变中约三分之一为仅发生一个氨基酸改变的错义突变。大多数错义突变常常仅被发现证实,其病理性后果和功能意义往往不确定, 极大地限制了对HNPCC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其在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应用,因此建立有效的错义突变功能评估体系,确定检出突变的病因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申请人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了在华人HNPCC家系中发现的5种错义突变即hMLH1(T17M、V384D)和hMSH2(L390F、Q419K和Q629R)的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获得表达。在此基础上,本申请项目拟构建错义突变功能评估实验体系,通过体外错配修复实验以及错义突变对基因产物及其配对体蛋白在人类缺陷性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对这些错义突变的病因学作用和功能意义做出准确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种系突变是导致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对hMLH1和hMSH2基因错义突变进行功能定性仍然较为困难。为了阐明在华人HNPCC患者中发现的2种hMLH1基因错义突变(T117M、V384D)和3种hMSH2基因错义突变(L390F、Q419K和Q629R)的病理学后果和功能意义,我们进行了体外错配修复实验,试图确定这些错义突变对蛋白表达及修复效率的影响。.首先,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hMLH1和hMSH2错义突变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分别转染至各自的基因缺陷型细胞株HCT-116和LoVo中,通过观察它们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探讨体外瞬时转染系统作为错义突变功能定性细胞模型的可能。结果显示错义突变体MLH1-T117M 在HCT-116细胞中不能表达,并影响了其配对物PMS2基因的转录。T117M位于hMLH1基因上与PMS2蛋白和三磷酸腺苷(ATP)相互作用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中,极有可能是致病性突变。而V384D错义突变,其蛋白表达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有可能是hMLH1基因的一个多态位点。.为获得足量的野生型或突变体错配修复蛋白用于后续的体外错配修复实验,我们利用Bac-to-Bac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大量制备了野生型与突变体MLH1、MSH2以及PMS2蛋白。.为了评估DNA错配修复基因变异是否是HNPCC发病的致病因子,我们进行了体外DNA错配修复(MMR)试验,通过分析突变对错配修复能力的影响确定这些错义突变的致病性。以HeLa细胞的核提取物作为阳性对照,以HCT-116和LoVo细胞核提取物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表明,MLH1-T117M完全缺乏对异源双链DNA的修复能力,被认为是致病性突变;而MLH1-V384D修复能力与野生型蛋白相等。被认为是hMLH1基因的一个多态位点。MSH2-L390F、MSH2-Q419K的错配修复能力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所以认为它们属于致病性突变;MSH2-Q629R依旧保持了大部分的错配修复功能,故而被划分为非致病性基因多态性。据我们所知,这些错义突变之前还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功能定性研究,本研究尚属首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3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4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5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郭嘉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散发型胰岛素瘤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异常的研究

批准号:3057069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陈原稼
学科分类:H18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国人HNPCC hMSH2和hMLH1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

批准号:39970817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王振军
学科分类:H1826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DNA修复蛋白HMSH2和HMLH1基因与大肠癌的关系的研究

批准号:39560036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蔡望伟
学科分类:H1812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人类细胞中与酵母错配修复基因同源的基因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39570303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罗建红
学科分类:H2704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