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乡村聚落地域类型、演化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111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马晓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传耿,李厚廷,顾晓波,渠爱雪,李敏,范文国,单勇兵,李志江,谢新杰
关键词:
演化机理优化模式乡村聚落体系江苏省地域类型
结项摘要

面向新时期乡村聚落的转型发展,基于高分辨率、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结合村镇经济社会统计与实地调查等资料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韵律测度、空间聚类、空间优化模型等技术,分析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规模与分布的格局特征及区域差异;构建乡村聚落分类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划分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地域类型;探索典型地域类型的乡村聚落体系的规模、功能、形态、社会等空间结构及空间组织规则;研究不同类型的乡村聚落体系的时空演化模式及机理;分析不同城市化进程与机制影响下的乡村聚落体系演化的空间依赖性;寻求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与可达性的乡村聚落体系分类优化调控的路径。本研究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乡村地理学的定量研究,以期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面向新时期乡村聚落的转型发展,基于高分辨率、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建立了江苏省乡村聚落形态的典型图谱;结合村镇经济社会统计与实地调查等资料数据,构建了江苏省乡村聚落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此基础上,本项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韵律测度、空间聚类、空间优化模型,以及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揭示了江苏省乡村聚落形态分异格局和地域类型。乡村聚落呈现出集聚分布特征且聚落规模普遍偏小,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乡村聚落可划分为八种类型:徐连岗岭-低密度大团块型、宿淮平原-中密度宽带型、沿海垦区-高密度条带型、苏中圩区-中密度弧带型、江南平原-中密度小团块型、湖荡岗地-低密度散点型、宁眙丘陵-团簇状散布型、里下河-低密度团簇型。(2)探索了典型地区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苏北地区乡村聚落具有 “南密北疏”的特征,在规模分布上,呈现出高值簇的空间集聚特征,在形态分布上,苏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苏中地区的乡村聚落具有小规模密集分布分特征,聚落形态较为规整,聚落体系邻水分布的格局比较明显,其地域类型可分为里下河湖荡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和苏中平原型;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为集聚分布模式,根据聚落的空间形态,可分为团块状、条带状和点状三种类型,形态复杂、分布较破碎的乡村聚落分布于苏州市的中部和其西北部、常州市的南部、镇江市的西南部及其东北部地区,平面形态规整、破碎度小的乡村聚落分布于南京市和无锡市的大部分地区。(3)评价了乡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发展的均衡水平。苏锡常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最高,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待加强。苏南和苏中的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度较高,而苏北大部分地市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度较低,但是,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小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来看,江苏省基础教育服务城乡差距明显,医疗卫生服务乡村远落后于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基础设施服务城乡差距位居中等。(4)提出了乡村转型发展的分类调控路径。近10年来,江苏省的乡村发展可以用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细分为12种类型,并根据转型速度可划分成滞后转型、慢速转型、中速转型和快速转型四种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引导社会发展转型、推进空间功能转型等是每个模式需有所侧重的方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模式和演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7808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培峰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发达地区乡村聚落演化的多元路径及其成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批准号:4157116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小林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岩溶山区典型乡村“人口-聚落-生态”耦合机制及其优化调控模式

批准号:4146104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罗光杰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组织机理及其优化模式

批准号:4147114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国华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