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紫罗兰酮衍生物对绿盲蝽的引诱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168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孙玉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范蓓,李文静,张晶,何莉梅
关键词:
害虫防治绿盲蝽引诱气味结合蛋白植物挥发物
结项摘要

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 are major pests responsible for damages to agriculture.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A.lucorum since growing Bt cotton widely, makes their population control urgent. β-ionone derivative with excellent attractivity to A.lucorum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haracter was discovered in our preliminary stud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 the effect of β-ionone derivative on the A.lucorum antennal sensilla will be revealed by insect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earch. Recognition of β-ionone derivative by A. lucorum 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OBPs) will be illustrated through studying the binding between A. lucorum OBPs and the chemical,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project i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attraction mechanism of β-ionone derivative to A.lucorum. It will be useful for developing high 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gricultural pests control agents on the basis of plant volatile derivatization,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based on insect ecology.

绿盲蝽是农业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近年来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造成绿盲蝽种群数量剧增,使得对绿盲蝽的防治任务尤为迫切。前期研究发现了对绿盲蝽具有优异引诱活性且环境友好的β-紫罗兰酮衍生物。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以绿盲蝽为研究对象,基于昆虫触角感受器电生理研究,揭示β-紫罗兰酮衍生物对绿盲蝽触角感受器的作用;开展绿盲蝽OBPs与β-紫罗兰酮衍生物的结合作用及特性研究,揭示绿盲蝽OBPs对β-紫罗兰酮衍生物的识别机制,旨在从生理及分子水平,阐明β-紫罗兰酮衍生物对绿盲蝽的引诱作用机制,为基于植物挥发物衍生开发高效、环境友好害虫引诱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基于生态学开展农业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绿盲蝽是农业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近年来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造成绿盲蝽种群数量剧增,使得对绿盲蝽的防治任务尤为迫切。前期研究发现了对绿盲蝽具有优异引诱活性且环境友好的β-紫罗兰酮衍生物。本项目首先制备了β-紫罗兰酮衍生物,建立了绿盲蝽实验室种群。基于单感器记录技术,发现了绿盲蝽锥形感器可强烈响应β-紫罗兰酮衍生物,揭示绿盲蝽锥形感器是β-紫罗兰酮衍生物的靶标感受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38个绿盲蝽OBPs基因,构建完成11种绿盲蝽OBPs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制备得到绿盲蝽OBP2、OBP6、OBP10、OBP12、OBP19、OBP25、OBP27、OBP28、OBP30、OBP33、OBP34共11种重组蛋白。竞争结合试验结果表明, OBP27、OBP30、OBP34与β-紫罗兰酮衍生物的结合能力强,揭示绿盲蝽OBP27、OBP30、OBP34在识别β-紫罗兰酮衍生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二色谱实验结果表明,β-紫罗兰酮衍生物与OBP27、OBP30、OBP34结合,诱导了OBPs构象的变化,导致蛋白质多肽轻微展开,使得一些被掩埋的疏水区域暴露。本项目研究结果从生理及分子水平,阐明了β-紫罗兰酮衍生物对绿盲蝽的引诱作用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孙玉凤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7640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绿盲蝽嗜好寄主茼蒿的高效引诱化合物分析

批准号:3130166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肖留斌
学科分类:C14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引诱绿盲蝽的绿豆信息化合物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批准号:3090094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陆宴辉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不同枣树品种光合作用对绿盲蝽为害的差异响应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0167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庆亮
学科分类:C14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丁酸己酯对绿盲蝽种内化学通讯的调控研究

批准号:3130191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涛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