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线材由于无法跟踪晶粒的初始取向,很难讨论层错能和初始取向对FCC金属冷拔形变组织和织构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项申请在OCC技术以及单晶铜冷拔形变织构和微观组织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具有不同层错能的Cu-16%Al、Ag、Al等FCC单晶金属冷拔形变组织和织构的取向效应。采用电子通道、EBSD、TEM、XRD和DSC等技术,重点分析位错组态、位错与孪晶的交互作用,深入研究形变织构组分的演变、分布以及取向稳定性,探明冷拔形变织构与微观组织的相关性。同时,考察冷拔单晶线材力学、电学以及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建立形变组织与力学、电学性能间的理论模型,明确热稳定性差异的微观机制,探讨初始取向与再结晶行为的相关性。本项申请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超细丝的制备以及OCC技术制备高品质的单晶线材提供理论支持,还能深入分析冷拔形变机制,丰富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理论。
多晶线材由于无法跟踪晶粒的初始取向,很难讨论初始取向对不同层错能FCC金属冷拔形变组织和织构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项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1) 提出一种制备确定取向单晶的改进型籽晶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初始取向单晶,并获得制备工艺参数;2)采用EBSD、TEM和DSC等技术分析了多晶以及不同初始取向单晶的冷拔变形组织,发现层错能较高时,变形组织主要为几何必须位错界面和随机位错界面(初始取向为<100>时几何必须位错界面的数量较少),层错能较低时,变形形成大量的变形孪晶和平面位错,同时也观察到少量位错缠结;3)采用EBSD和XRD等技术分析了不同层错能单晶金属线材的变形织构,发现冷拔变形过程中形成<111>和<100>织构,初始取向为<111>和<100>时,冷拔变形过程中仍会发生晶体转动,但不同初始取向具有不同的稳定性;4)层错能较低时,形成的大量孪晶界会增加复杂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5)在冷拔变形过程中,<111>织构组分可以认为是比较稳定的织构组分,<100>织构组分主要来自于动态再结晶以及遗传于凝固形成的初始取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初始取向对冷拔单晶铜线材位错界面及形变织构的影响
短程有序对不同层错能FCC高熵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
ECAP中fcc织构转变规律及其与微观组织演化的交互作用
无取向硅钢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取向关系和热轧过程中双相组织织构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