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af激酶抑制蛋白 (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即RKIP在胃癌中存在表达下调或缺失,其表达改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分化、浸润及转移有关,但RKIP在胃癌发病和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机制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因此我们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RKIP表达水平改变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寻找RKIP蛋白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阐明RKIP在胃癌的发生、分化及转移中扮演的角色。应用串联亲和纯化耦联质谱技术为主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鉴定胃癌SGC7901细胞中RKIP相互作用蛋白,发现RKIP蛋白与其相互作用蛋白作用时动态分子网络的改变特征,从而阐明RKIP抑制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监测以及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依据和新的线索。
胃癌是消化道高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转移复发率高,总体疗效迄今仍不满意。寻找新的肿瘤干预治疗靶点是目前肿瘤治疗的关键。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KIP(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即Raf激酶抑制蛋白在胃癌中存在表达下调或缺失,其表达改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分化、浸润及转移有关,但RKIP在胃癌发病和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机制目前国内外没有报道。我们依据课题内容与计划对此进行了研究,具体概述如下:. 1.采用串联亲和纯化耦联质谱技术为主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分离、鉴定出胃癌SGC7901细胞中RKIP相互作用的72个蛋白质,并应用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ting)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了验证,获取RKIP蛋白与其相互作用蛋白作用分子网络。2.选取其中14-3-3ε蛋白进行深入研究,双向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共定位技术初步验证胃癌细胞中RKIP与14-3-3ε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3.建立RKIP与14-3-3ε共转染的胃癌细胞系,MTT比色、Transwell迁移实验验证14-3-3ε可增强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进一步揭示其机制为14-3-3ε通过增强RKIP磷酸化表达从而促进ERK/MAPK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4.体外细胞实验及裸鼠动物模型实验对14-3-3ε促肿瘤增殖、转移效应机制研究,Western Blot验证14-3-3ε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 和p27kip1有关。5.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裸鼠动物模型实验,阐明RKIP在胃癌细胞增殖、生长、迁移、侵袭及凋亡中的抑制作用。6.免疫组化分析RKIP从癌前状态到最终癌变、转移这一系列胃粘膜癌变动态演变过程中的表达改变,发现RKIP表达下调参与胃癌的浸润与转移,是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晚期事件,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该系列研究已发表SCI论文5篇,待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内会议交流多次,并作为“胃肠癌发生发展、多药耐药机理及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项目的重要内容参与成果申报,该研究成果获2013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湖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项目不仅为筛选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亦为实体瘤分子靶标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提高了我国对胃肠癌的研究能力和诊治水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TX1对胃癌抑瘤作用分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抑癌基因CMTM3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小激活RNA上调抑癌基因VEZT在胃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新分子ZUD在肾癌的表达及其抑瘤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