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3型、7型腺病毒感染在我国频频暴发,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的疫苗研究。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因其安全性好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基因治疗和病毒疫苗的研究,但尚无用于腺病毒自身疫苗研究的报道。本课题在前期成功构建人3型腺病毒感染性全基因组克隆、复制型及复制缺陷型人3型腺病毒载体等工作的基础上,从临床分离鉴定目前在我国流行的2种亚型腺病毒(3型、7型)优势株,分析其六邻体蛋白的变异性,选择代表性的六邻体基因,克隆到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获得可同时表达两种亚型六邻体蛋白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及3型、5型、7型六邻体外膜蛋白嵌合型重组腺病毒。通过肌肉注射、滴鼻、口服三种途径免疫小鼠,测试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确定最佳免疫途径,获得可诱发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双价减毒重组腺病毒疫苗候选株,最终评价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用于腺病毒自身疫苗研究的可行性,为腺病毒疫苗的研制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近年来儿童3型、7型腺病毒感染在我国频频暴发,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的疫苗研究。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因其安全性好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基因治疗和病毒疫苗的研究,但尚无用于腺病毒自身疫苗研究的报道。本课题在前期成功构建人3型腺病毒感染性全基因组克隆、复制型及复制缺陷型人3型腺病毒载体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腺病毒检测及分型的方法,从临床分离鉴定到多株目前在我国流行的多种型别的腺病毒,发现了中国第一株人14型腺病毒,以及再现的高致病性55型腺病毒,发现了在中国时隔19年后重新出现的一种7d基因型腺病毒,该病毒为Ad7,Ad16重组后的腺病毒。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目前流行的3、型腺病毒,其主要中和性抗原六邻体蛋白未出现明显变异。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成功的将人3型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基因重组到了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的E1区,将7型腺病毒的六邻体蛋白基因替换掉了5型腺病毒的六邻体基因;重组后的腺病毒可在293细胞内包装出完整的病毒颗粒,可以感染新的293细胞,可以转录出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RNA,表达出人3型、7型腺病毒的六邻体蛋白;通过肌肉注射、滴鼻、口服三种途径免疫小鼠,发现多次滴鼻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最高,可以产生针对2种型别腺病毒的高效价中和性抗体。因此确定,滴鼻为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的最佳途径。本课题最终获得了可诱发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双价减毒重组腺病毒疫苗候选株,证实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用于腺病毒自身疫苗研究是可行的,这为今后腺病毒疫苗的深入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本课题在执行期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英文论文4篇(包括1篇《Scientific Reports》),核心期刊论文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先后5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相关研究内容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凹槽销栓型竹-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人3型腺病毒展示登革病毒中和抗原表位多价疫苗候选株构建
犬腺病毒载体及双价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
基因缺失型减毒狂犬病疫苗构建的基础研究
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减毒李斯特菌构建及其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