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沉降增加背景下亚高山森林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线虫的互作与反馈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03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杨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俊胜,方志强,胡斌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氮沉降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土壤团聚体
结项摘要

The role of the soil food webs relative to abiotic factors in regulating ecosystem functions will vary across spatial scales and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Elevated atomspheric nitrogen (N) deposition in China during last decades has exerte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aboveground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is expected to caused cumulative effects on ecological processes underground in the long run. However, knowledge avaiable mainly come from the responses of aboveground, whether and how the N deposition will influence soil organisms and their multi-trophic interactions in micro-food web is rarely addressed. To experimentally study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increasing N deposition on soil food web and associted ecological process in the subalpine forest ecosystem in western Sichuan, NH4NO3 will be artficial added, and the 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microbial biomas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measured b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across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due to N deposition will be examined in this experiment. Combined evaluations of the shifts in compostion and functions of soil miro-food web cross N treatments and linkages among soil structure, soil psysicochemical attribut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we confirm that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ematode and soil microbe to N deposition and test the predications about of relative effects of soil food web change under evaluated N deposition. Furthermore, we can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micro-food web in response to increasing N deposition. Our finding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ia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under projected rising N deposition.

土壤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与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并随空间和环境变化而变化。过去几十年我国大气氮(N)沉降的迅速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地上部分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氮含量的长期累积势必会影响地下生物及其生态过程。然而,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地上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而对地下生态过程,尤其是土壤微食物网内部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甚少。本项目拟围绕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及功能对N沉降的响应这个科学问题,以微食物网内部土壤微生物与线虫的相互关系为研究主线,通过人为添加NH4NO3模拟氮沉降,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线虫多样性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对N肥的剂量效应以及动态,明确氮沉降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潜在影响,揭示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内微生物、线虫以及微生物与线虫的相互作用对N沉降的响应特征,阐明土壤微食物网对N沉降的响应机制,为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由于氮(N)沉降引起的土壤氮含量累积势必会急剧N:P不平衡并影响地下生物及其生态过程。本项目针对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缺乏的现实人为添加NH4NO3或者NaH2PO4,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及功能对N、P添加的响应。通过聚焦土壤微食物网内部土壤微生物与线虫的相互关系及其随着由于N、P添加所导致的环境改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亚高山人工林不同团聚体组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线虫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N、P的响应,明确施肥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潜在影响,揭示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内微生物、线虫以及微生物与线虫的相互作用对N、P的响应特征,阐明了土壤微食物网对N、P添加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⑴ 随N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总PLFA、细菌、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减少,而真菌及真菌:细菌对N添加不敏感。同时,土壤团聚体大小对土壤总PLFA、细菌、真菌及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大团聚体(2-5mm)土壤总PLFA、细菌、真菌及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显著高于相同N处理下的小团聚体(0.25-2mm)。⑵ N添加会影响植食性线虫和食真菌线虫数量,但对总线虫及食细菌线虫数量的影响与环境有关。总线虫、植食性线虫数量及食真菌线虫数量对土壤团聚体大小敏感,食细菌线虫和杂食性线虫数量对土壤团聚体大小的响应与环境有关。N添加及土壤团聚体大小对食真菌线虫:食细菌线虫的影响不显著。⑶ 短期内P添加对土壤线虫数量的影响较小;仅影响了捕食—杂食性线虫。具体表现为捕食—杂食性线虫的数量随P添加而减少。从线虫的功能代谢足迹方面看,高P导致综合足迹,结构足迹,杂食性线虫足迹以及捕食性线虫足迹以及土壤线虫群落的香农—威纳指数降低。P对成熟度指数(MI)、富集指数(EI)、结构指数(SI),基础指数(BI)和通路指数(CI)的效应不一致。线虫的成熟度指数ΣMI,MI、MI2-5以及SI随P增加而降低,植食性线虫的成熟度指数PPI以及BI随P增加而增加,而P添加对CI及EI的作用不明显。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杨兵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6081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0601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610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230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015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27514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015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307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307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95310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090513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47300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306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306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83212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229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7403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308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30300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0211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氮沉降增加背景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反馈调节

批准号:3160043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黄峰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氮沉降增加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机制

批准号:2110710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陈哲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氮沉降增加影响温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机制

批准号:4120305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新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氮沉降增加促进亚热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微生物学机制

批准号:3160038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聂彦霞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