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介孔二氧化铱膜电极的极化调控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703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杨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丞磊,曹礼梅,李炳智,黄凯,胡莺
关键词:
电化学极化有机废水电极介孔
结项摘要

目前由新型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导致的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电化学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因电极极化诱发副反应导致的高能耗桎梏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大规模应用。本研究拟针对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对调控非晶态介孔IrO2膜阳极极化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1)在活化极化方面采用离子溅射修饰、结合Armstrong等效电路模型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解析高场近似下Tafel系数与膜电极组份关联机制;(2)在浓差极化方面从多相催化反应规律探询污染物及竞争反应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吸附、转化动力学,并借助微观孔结构及尺度分析、采用渗流网络理论对电极基体介孔空间结构进行优化;(3)随后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实时获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污染物形态变化动态信息,建立污染物及竞争反应物在溶液本体-静止扩散层-电极多孔介质中迁移及转化行为的三相非稳态动力学模型,在模型指导下合理调控电极极化行为,从而保障污染物在电极表面的高反应活性及能耗降低

项目摘要

电化学方法用于水中污染物降解具有诸多优点,但是电化学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时会发生偏离理想电极模型的极化现象,从而产生过电位导致阴极电位低于理论值、阳极电位高于理论值,这也是使得实际运行时污染物氧化还原能耗上升并诱发析氢析氧等副反应,其中阳极析氧是关键所在。故如何调节电极极化行为、特别是阳极极化行为来降低污染物处理能耗是保证电化学方法经济性的前提,也是目前制约电化学方法在废水处理领域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针对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对调控介孔IrO2膜阳极极化行为的科学机制进行研究:采用离子掺杂修饰、结合Armstrong等效电路模型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解析高场近似下活化极化Tafel系数与膜电极组份关联机制;从多相催化反应规律探询污染物及竞争反应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吸附、转化的浓差极化动力学,并借助微观孔结构及尺度分析、采用DFT理论对电极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调控电极极化行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770.2022.09.012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4

添加有机物料对豫中烟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添加有机物料对豫中烟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DOI:10.13227/j.hjkx.202109003
发表时间:2022
5

水位和施氮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非共生固氮的影响

水位和施氮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非共生固氮的影响

DOI:10.5846/stxb201903090446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铁磁/介电复合材料的微波磁导率新型电极化调控

批准号:5167109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蒋长军
学科分类:E01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过渡金属化合物/非晶态NiB膜复合电极电容性能及界面协同机理研究

批准号:5190228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婷婷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非晶态半导体多层调制膜特性研究

批准号:18670796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彭少麒
学科分类:A24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含铱配合物的磷光介孔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批准号:5090300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童碧海
学科分类:E03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