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是前质体或其它质体经由黄化质体在照光下转化而形成的。黄化质体中的原片层体的晶格小管在光下先分裂形成管状囊泡,再形成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反应中心。循环光合磷酸化活性先出现于光系统II相关的放氧活性。但是,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参与叶绿体光形态建成的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小组最近分离到两个具有高、低循环电子传递活性的水稻突变体(LCA1, HCA1),并发现这两个突变体与叶绿体光形态建成密切相关。我们拟利用这些水稻突变体为研究材料,研究lca1, hca1基因参与的循环光合磷酸化在叶片转绿各个阶段的变化规律,探讨它们与叶绿体NAD(P)H脱氢酶复合体介导的循环电子传递的关系,研究它们编码的蛋白与其它参与叶绿体光形态建成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lca1, hca1基因参与的循环电子传递在叶绿体光形态建成中的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可能为叶绿体光形态建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Engineering Leaf-Like UiO-66-SO_3H Membranes for Selective Transport of Cations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叶绿体蛋白OsPPR-N1和OsPPR-N2在水稻围绕光系统I循环电子传递中的调控机理研究
水稻叶绿体光形态建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质体信号整合赤霉素信号调控拟南芥光形态建成和叶绿体发育的机理研究
叶绿体光系统Ⅱ还原侧电子传递及质子运转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