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纳米颗粒对丛枝菌根的致毒机制及其迁移和归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36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王发园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彭淑鸽,仝瑞建,王旭刚,侯典云,王育娜,刘雪琴,王玲,曹令立,张莉
关键词:
丛枝菌根人工纳米颗粒纳米金属生物效应
结项摘要

人工纳米颗粒(ENPs)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其生物安全性也日益得到重视,但是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较少。丛枝菌根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植物-真菌共生体,对于宿主植物的营养、品质、抗逆性和磷、氮等营养元素循环,土壤健康乃至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重大。本课题的核心是围绕ENPs和丛枝菌根,通过同位素示踪、隔网分室培养、转Ri T-DNA胡萝卜根器官双重培养系统和基因芯片等技术,多角度深入研究(1)ENPs对丛枝菌根的生物效应和毒性机理;(2)丛枝菌根对ENPs的解毒机制;(3)ENPs在丛枝菌根中的吸收、运输和累积规律。研究目标是查明ENPs与丛枝菌根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因素,阐明ENPs对丛枝菌根的致毒机制及其在丛枝菌根中的迁移和归趋规律。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土壤生态系统中ENPs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的认识和理解,为ENPs的安全使用和残留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ENPs)被广泛应用于健康与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并可通过直接使用、事故泄漏、污水污泥排放、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环境。因此其环境行为、毒性及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受到广泛重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植物-真菌共生体,对于宿主植物的营养、品质、抗逆性和碳、氮、磷等元素循环,土壤健康乃至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重大。作为新兴的潜在污染物,ENPs和丛枝菌根之间的相互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利用纳米ZnO、纳米银、丛枝菌根真菌、玉米、苜蓿等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离体培养试验、转Ri T-DNA 胡萝卜根器官双重培养试验、隔网分室试验、土壤和沙培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纳米银、纳米ZnO等ENPs对AM真菌具有一定真菌毒性,抑制AM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2)ENPs以纳米颗粒或离子等形态被真菌组织如孢子和根外菌丝等吸收、固持,并有部分被根外菌丝吸收、转运给宿主植物;(3)ENPs具有植物毒性,纳米ZnO可以释放锌离子,主要以离子形态被植物吸收并转运到地上部分,纳米银主要以纳米颗粒积累在根系部分,很难运输到地上部分;(4)ENPs的生物毒性与其种类、剂量和表面特征密切相关,并受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的影响;多数情况下,纳米银的毒性强于纳米ZnO;ENPs浓度越高、粒径越小则毒性越强;与土培相比,ENPs在沙培条件下的毒性更强;施加有机肥可以降低ENPs的毒性;(5)ENPs对丛枝菌根具有生物毒性,其致毒机制主要包括:释放有毒重金属离子或其他有害充分,降低植物根系活力,抑制营养吸收,影响光合色素,产生氧化胁迫;(6)AM真菌对ENPs有一定耐性,接种AM真菌可以减轻其毒性,对宿主植物起到保护作用,主要机制包括:增加根系活力和对营养的吸收,改善光合能力,增加抗氧化活性,分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调控耐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固持作用、改变土壤pH等降低ENPs的生物有效性和宿主植物对ENPs(或其成分)的吸收、富集及在地上部分的分配等。总之,AM真菌有助于减轻ENPs的植物毒性,降低ENPs引起的生态和健康风险。研究结果有助于土壤生态系统中ENPs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的认识和理解,为ENPs的安全使用和残留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丛枝菌根对纳米颗粒植物生物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批准号:4137125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林先贵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丛枝菌根对铬的迁移转化和耐性机制研究

批准号:2167716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莘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低pH对丛枝菌根中丛枝发育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机制

批准号:3157039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姚青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丛枝菌根共生体系中砷的迁移、转化及与宿主抗砷毒的关系

批准号:4110303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谢明吉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