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本课题利用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BV感染肝细胞后细胞内的转录因子、miRNA 和 mRNA 在组学水平的变化及调控关系网络后,对新发现的参与HBV感染的转录因子和 miRNA 的功能进行深入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发现新的参与HBV表达的调控因子。该研究对于理解HBV感染的分子机理,寻找新的治疗HBV感染的细胞内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以引起急、慢性肝炎,并且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HBV与肝脏细胞的相互作用,理解还不深入。本课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理解HBV与肝脏细胞的相互作用,寻找新的乙肝治疗靶点。..研究方法:我们研究了HBV感染前后宿主肝脏细胞的mRNA、microRNA、转录因子三个组学水平的变换。我们使用了HBV慢性感染的细胞模型HepG2.2.15和HBV阳性人肝组织样本作为研究模型。我们对三维组学数据进行了系统生物学的分析,遴选出关键的调控microRNA和转录因子,然后运用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我们发现microRNAs-372/373在HepG2.2.15细胞中显著上调,并且microRNA-373在HBV阳性的肝组织中也明显上调。细胞水平的功能验证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microRNAs-372/373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IB来促进HBV的表达。..科学意义:首次揭示microRNAs-372/373通过抑制NFIB来促进HBV的表达,这为乙肝治疗提供了新靶点。表明microRNA可以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来影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活动,这是病毒表达调控的全新理念。本研究还提出了一套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新研究思路,用于分析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基于上述创新和科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数据发表在肝脏病领域的顶级期刊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65)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人巨细胞病毒复制必需蛋白与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动物宿主与多种寄生生物相互作用的代谢组学分析
大菱鲆虹彩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
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