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研究发现,电磁脉冲(EMP)辐照可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漏出至脑实质。据报道白蛋白可通过活化小胶质细胞引起脑内炎症反应。MAPK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其在小胶质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拟以脑小胶质细胞为切入点,通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等方法研究EMP辐照对在体和离体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揭示EMP辐照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规律,明确EMP对小胶质细胞的直接和/或间接作用;通过研究EMP辐照后小胶质细胞活化与MAPK家族三条主要通路(ERK、JNK和p38MAPK)关键信号分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EMP辐照致脑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主要MAPK信号通路;通过MAPK相关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的应用,进一步证明MAPK信号通路在EMP致脑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为EM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辐射损伤防护提供思路。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一定参数的电磁脉冲(EMP)辐照可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漏出至脑实质。据报道,白蛋白可通过活化小胶质细胞引起脑内炎症反应。MAPK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其在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以脑小胶质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等方法首先研究了EMP辐照(200kv/m,200次脉冲)对在体和离体脑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EMP辐照后小胶质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大鼠大脑皮层OX-42的表达量及OX-42阳性细胞数目于辐照后1h即明显增加(P<0.05),6h达最大值(P<0.05),12 h开始恢复(P<0.05),24h恢复至假辐照水平;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小胶质细胞及建系的小鼠脑小胶质细胞(BV-2)在EMP辐照后其变化规律与在体实验结果一致, 提示,EMP辐照可诱导在体和离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影响脑小胶质细胞的分泌功能;EMP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具有直接作用。为明确EMP致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我们继而研究了EMP辐照后MAPK家族三条主要通路(ERK、JNK和p38MAPK)关键信号分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与EMP辐照后脑小胶质细胞活化规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P辐照后大鼠大脑皮层及两种离体培养小胶质细胞的p38及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并于24h恢复到假辐照水平,ERK、P-ERK、JNK、P-JNK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应用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离体培养的脑小胶质细胞,部分阻止了EMP辐照引起的小胶质细胞分泌NO、TNF-α、IL-10、IL-1β等活性物质的变化。提示,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EMP致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过程。上述结果为EM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辐射损伤防护提供了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JAK-STAT信号通路在电磁辐射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电磁辐射致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海马Aβ沉积增加中的作用研究
MAPK信号通路对电磁脉冲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的调控作用及始动因素研究
卫星胶质细胞NO/p38 MAPK信号通路在口腔颌面部疼痛外周致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