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籽球是种球的重要商品化繁殖材料,但长期对籽球形成的生理机制缺乏深入研究。鉴于国内多年来种球依赖进口的现状,本项目以田间栽培条件下籽球形成初期,新球、匍匐茎和籽球中内源激素、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变化特点,围绕同化物的转运积累、内源激素平衡与籽球形成的关系,结合离体培养条件下人工调节光温和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籽球诱导发生的外在影响,初步揭示籽球形态发生的生理机制,获得离体培养条件诱导籽球形成的可行方法,以期为解决我国唐菖蒲良种繁育和种球商品化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
一种快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及其在脉搏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流动聚焦中液体锥形形态和流动结构实验研究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硫氰酸根阴离子印迹微球 及其离子识别性质
唐菖蒲脱落酸代谢关键酶CYP707A基因克隆及其对种球休眠调控机制的解析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对稻田甲烷排放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
形态可控各向异性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研究
肌瓣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作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