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贵屿被称为'世界电子垃圾终点站',环境和人体内的多溴联苯醚(PBDEs)处于极高水平。动物实验证实PBDEs具有多种生物毒性和致癌性,特别是孕期暴露后PBDEs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进入胎儿体内的这类化学物质可改变胎儿部分基因的活性水平,通过'胎儿编程'在成年后引发癌症等疾病。我们前期的调查显示该镇新生儿脐血PBDEs浓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为探讨PBDEs宫内暴露与肿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本项目采用贵屿电子垃圾污染区新生儿脐血、脐血干细胞,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期血样,母体血样和乳汁,探讨新生儿体内PBDEs暴露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母体PBDEs浓度的关系,研究PBDEs宫内暴露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分化潜能、DNA稳定性、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和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PBDEs宫内暴露与出生后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发病关系和分子机制,为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共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样、胎盘组织各557例(其中实验组各318例,对照组各239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脐带血和胎盘中 PBDEs 的浓度,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了新生儿体内PAHs、PCBs、PAEs、PFOA等的表达,探讨新生儿体内PBDEs暴露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应指标的关系。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贵屿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的 PBDEs 处于较高水平;其中 BDE-47、153、209 仍为脐带血样本中的主要 PBDEs 同系物。孕妇妊娠期 PBDEs 的暴露可能导致胎盘中 IGF-1 和 IGFBP-3 的 mRNA 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女婴对 PBDEs 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更为敏感。贵屿电子垃圾拆解区新生儿体内PAHs处于高负荷水平。当地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伴随脐带血血清P53蛋白水平上调,而脐带血血清P21蛋白却没有相应的上调,甚至出现下调,表明贵屿环境中的PAHs暴露可能已经对当地新生儿遗传物质,尤其是女性新生儿,造成了一定的不可修复的损伤。贵屿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的PCBs处于较高水平;其中CB-28、52、138、153为贵屿脐带血样本中的主要PCBs 同系物。宫内暴露PCBs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来自塑料生产区的新生儿处于相对较高的复合PAEs暴露环境中,PAEs暴露的来源可能是一致的;父母双方工作环境中接触PAEs使得其暴露水平升高;本研究观察到多PAEs联合暴露与抑癌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增高有关,这可能增加其成年后肿瘤发病的风险。相对于其它地区,贵屿孕妇处于高暴露PFOA水平中,产前PFOA暴露能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导致不良结局。应用现有毒理学手段评价其诱导的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在已经检测的BDE-3,BDE-15,BDE-47和BDE-209中,细胞毒性最强的化学物为BDE-209,遗传毒性最强的化学物为BDE-47。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电子垃圾拆解地区人群多溴联苯醚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典型污染区多溴联苯醚的代际转运规律研究
电子垃圾污染土壤淋洗废液中多溴联苯醚的光降解去除机理及调控机制
室内多溴联苯醚排放和迁移过程及暴露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