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捕捉和传递员工隐性知识的能力是组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中的隐性知识由于其植根于组织自身的惯例之中,具有难以模仿性和不易传递的特点,成为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难题。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显性知识分享方面,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多见于理论分析,对于隐性知识结构的实证探索很少,对于隐性知识分享机制的实证研究更少。本研究拟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视角,建构企业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机制模型;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运用BEI访谈法、团体焦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嵌套式设计、日记追踪法和行动研究法,探索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通过实施多元网络辅导策略(mentoring)干预实验,探索促进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不仅能促进隐性知识分享理论的发展,还为组织建设知识分享团队提供科学依据。干预对策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到组织知识管理中,提升组织自主创新能力。
结题摘要:.在知识经济的强力驱动下,如何促进营销员隐性知识的分享对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扎根研究策略与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相结合,基于系统理论梳理和中国营销员的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团体辅导实验、配对辅导干预(mentoring)等实验方法开展研究,旨在探讨企业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心理机制,并探索有效促进隐性知识分享的路径。通过研究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结论:.1、中国营销员隐性知识结构由4成分组成,即任务管理知识、工作信念管理知识、自我管理知识、人际关系知识。所开发的营销员隐性知识问卷为今后的隐性知识研究提供工具。.2、中国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行为结构由3成分组成,即言语启发、经验介绍、以身示范。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揭示了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的行为结构,所开发的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行为问卷成为分析隐性知识分享规律的核心工具。.3、人际信任在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分享效果之间起调节作用。在排除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之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密度对隐性知识分享行为都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网络异质性各指标对隐性知识分享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明显; 社会网络受人际信任的调节,影响员工的隐性知识分享行为。情感信任在网络规模、工作年限异质性以及职业异质性与隐性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认知信任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性别异质性以及工作年限异质性与隐性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4、组织氛围在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表现在:社会网络各维度对言语启发和以身示范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对经验介绍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人-组织匹配在网络强度与言语启发及以身示范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5、本研究将一种在组织内部有效的培训方法——辅导策略(mentoring)用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验证了mentoring策略在改善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价值体现在: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mentoring策略在提升隐性知识分享效果、提高组织业绩方面的有效性,对建构组织知识管理模式具有理论意义,对于促进员工分享隐性知识都有明显的效果。其次,通过实验证明:对于业绩不佳者的辅导,比较而言,最有效的辅导者当属经验丰富者,其次是同级同事辅导者,辅导效果最差的是上级领导。为组织中开展隐性知识辅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隐性知识补缺的企业并购模式及优化研究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能力研究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系统研究
中国跨国企业基于导师网络的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