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视角下企业腐败的微观动因、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来自高层梯队理论的逻辑与证据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90219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刘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企业腐败非正式制度高层梯队理论正式制度
结项摘要

The role of institution environment had been emphasized in the previous work on the motivation of corporate corruption. Most of them consider the corruption as the function of institution and the results of adap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switches the perspective and seem the firms’ corruption as a non-market behavior and the result of the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f firms, then we focus on the role of top manag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configuration trade off..Firstly, with the theory of Upper Echelon Theory as the core logic,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whether, how and when top managers are important in corporate corruption. Then, we will illustrate the connotation of corporate corru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dedicate to develop its significant indexes and measurements in China. On this basis, a multi-level and dynamic empirical analyses will b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ssed experience of top managers on corporate corruption, and we also will explor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is mechanism i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The study not only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firms’ corruption behaviors more deeply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 but als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applicable context of Upper Echelon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the practice, the results will benefit for restraining corporate corruption activities, upgrad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ven 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rms and government intimately and clearly.

在企业腐败动因的研究中,前人过于强调制度环境的决定作用,大多将企业腐败行为视为企业所处制度的函数,是企业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本项目则转换研究视角,将企业腐败视为一种非市场行为,是企业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结果,并聚焦于高层管理者在这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关键角色。.首先,以高层梯队理论为核心逻辑,构建用以分析高层管理者在企业腐败行为中“是否重要、如何重要以及何时重要”的理论框架。随后,阐释资源配置视角下企业腐败的内涵,并深入挖掘中国情境下企业腐败指标与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动态化的实证分析,探索高层管理者个体特征和过往经历作用于企业腐败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组织和制度边界。本项目既有助于从企业家的微观视角深化对中国企业腐败行为的已有认知,又将极大拓展高层梯队理论的内涵和适用情境。在实践上,本项目为抑制企业腐败行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乃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都将提供有益的管理借鉴。

项目摘要

十八大后,中国掀起反腐新浪潮。全球范围内的腐败,绝大多数发生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在对企业腐败等组织不端行的研究中,前人一直过于强调制度的决定作用,大多将企业腐败行为视为企业所处制度的函数,是企业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认知及学术研究指出,企业也可能主动参与腐败活动,表现为一种非市场行为,是企业进行战略资源配置的结果。因此,从高层管理者特征探讨企业腐败的微观诱因及其机制与治理成为深入理解中国企业腐败行为的一个新视角。.本课题运用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数据、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以及上市中国上市公司的大样本调查数据,结合中国市场化指数及年鉴数据,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企业腐败行为的效应与控制,包括对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出口、劳动劳动收入份额与薪酬差距以及融资行为的影响;第二,企业腐败的制度前因与机制探索,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第三,高层管理者特征与企业腐败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1)企业腐败对不同市场行为及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2)高管理特征(如过度自信、海外经历、地位认同等)与制度环境(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均是企业腐败的重要前因;(3)企业腐败是管理者个体特征、组织资源和制度环境三个层面共同互动的结果。因此,对企业腐败的控制,需兼及组织内部与外部、结合微观与宏观,实施多维治理。.本研究整合制度基础观(Institution-based View)、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乃至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构建并验证了“高管特征——组织资源——制度环境”的腐败三角的分析框架,内化了制度理论的微观基础,拓展了高阶理论的宏观外延,实现了宏观与微观领域的有效连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DOI:10.14116/j.nkes.2021.03.003
发表时间:2021
2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3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地区腐败、政治迎合与企业资本投资取向: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批准号:7180216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淦未宇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

批准号:7156200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胡查平
学科分类:G02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官员腐败决策微观机制与反腐制度安排:来自行为博弈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7147322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汪良军
学科分类:G04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自我构念对腐败的影响:边界条件与作用机制

批准号:3157114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力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