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沿线天主教的传播及其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865-1952)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1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张晓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建革,王晗,孙涛,陈云霞,张金贞
关键词:
圣母圣心会环境变化人地关系天主教社会事业晚清
结项摘要

在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及其未来可持续发展互为因果的当下,研究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方式及所引发的结果,成为规划目前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行为方式、准确预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可能后果的科学依据。由于各个地区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文化理念不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而以小区域、短时段的个案研究方式所展开的人地关系探讨,可以弥补以往用大尺度、长时段研究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规律进行总结时,难以具体而有效地规划人类行为的不足。因此,本项目利用历史地理学、文献考证、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复原出晚清以来天主教圣母圣心会沿长城一带传播、分布及其所建立的社会事业的基础上,讨论天主教会在这一地区所进行的生态改造活动,用以揭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本项目作为地区性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的研究,在响应全球环境变化统一行动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在人们已认识到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且影响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研究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其所引发的结果,是目前规划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行为方式、预测人类活动可能后果的科学依据。本项目以天主教传播为切入点,利用历史地理学、文献考证、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长城沿线天主教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文化理念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具体而言,本项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讨论天主教在长城沿线地区的传播及其对农牧分界线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天主教由于将传教对象由游牧的蒙古人转变为出关谋生的贫苦汉人,因此蒙古教区的发展意味着区域内汉人的持续增多,也表明当地由游牧的草原生态环境逐渐向农耕的田园生态环境转变。此外,清至民国时期长城沿线地区二元结构的行政区划设置,即蒙人归旗、汉人归县也反映了当地人口的二元结构,而县的设置与天主教村落的空间分布上高度吻合正是这种二元结构的直接反映。因此,以县的北界作为农牧分界线不仅切合当地的实际,而且也是本项目的创见与发明;第二,通过对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蒙长城沿线地区伙盘地和赔教地的个案研究,发现这一区域土地权属的改变直接将游牧的蒙古人排斥出长城沿线一带,尽管其间因蒙古族的不断抗争而有所反复,但伙盘地与赔教地在这一区域的稳定发展,还是将这里的农牧界线缓慢而稳定地向北、向西推移;第三,系统研究天主教社区在长城沿线地区的建立过程。本研究认为圣母圣心会之所以在整个蒙古教区都采用以土地传教的策略并得以成功,原因就在长城沿线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移民社会的资源匮乏,同时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势力不断削弱,天主教在列强的保护下得以独大,并导致天主教在当地由草原生态景观演变为农田生态景观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第四,对圣母圣心会所建立的教育事业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分析天主教发展教育事业对长城沿线及其内蒙古地区近代教育系统的形成与完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项目的研究对揭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本项目以小区域、短时段的个案研究方式展开人地关系的探讨,可以丰富以往大尺度、长时段研究对历史时期长城沿线地区人地关系所做的规律总结。同时,作为地区性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的研究,在响应全球环境变化统一行动中也具有突出的贡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全新世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

批准号:4067101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莫多闻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北京地区长城沿线戍边聚落形态与建筑研究

批准号:50478039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戴俭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化历程与农业生态环境变迁

批准号:49070062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史念海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以中蒙俄跨境铁路沿线区域为例

批准号:4170163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程昊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