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已成为天然药物研究的新趋势。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南海深海沉积物中蕴藏有独特的放线菌,是新物种、新活性物质高度集中的生物资源;在前期研究还采集、保藏一批稀有的菌株,它们的代谢产物尚未经深入研究,其中的活性资源亟待开发。抗血管生成是抗癌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而斑马鱼模型是新型高效、快速的抗血管生成活性检测手段。本项目正是应用斑马鱼模型结合各种天然产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研究方法,寻找南海深海沉积物放线菌中结构新颖的抗血管生成化合物。研究中,用血管荧光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检测目标活性,并在活性介导下,筛选目标菌株,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活性菌株中有效成分;进而利用现代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阐明化合物的结构。.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对南海微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深海沉积物来源放线菌抗血管生成化学成分的研究”执行以来,对南海深海沉积物来源放线菌等活性资源开展研究,利用血管荧光标记的斑马鱼模型为主的活性测试模型,对南海深海沉积物来源的放线菌菌株进行高通量筛选,从87个海洋微生物菌株中筛选到27个显著活性菌株。使用各种色谱技术反复分离获得化合物53个,其中15个具有显著抗新生血管活性,LC50在15μM -60μM之间;通过波谱技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有17个为新化合物,还建立了2种新型高效海洋天然产物的方法。在完成原有计划基础上,还利用高通量筛选产生的发酵物开展了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发现了包括SCSIO 01299等应用前景的酶活菌株,并深入研究了利用技术,为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发现了一批南海深海沉积物放线菌来源的新型抗血管生成化合物,以及海洋微生物酶活菌株,不仅可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对南海微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目前已发表论文6篇(SCI5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研究内容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热带海洋微生物新型生物酶高效转化软体动物功能肽的关键技术”的一部分,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零样本学习综述
两株南海深海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南海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南海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抗细菌生物被膜活性成分的发现,优化及机理研究
三株南海北部深海放线菌抗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