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蛋白对塞尼卡病毒A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和致病性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27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1.00
负责人:陈振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扬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卢会鹏,周晓慧,孙永越,肖真真,谭笑,王亚杰,刘晓明
关键词:
非结构蛋白家畜致病机理感染性克隆感染
结项摘要

SVA (Senecavirus A) infection caused outbreaks of vesicular disease in sows as well as neonatal pig mortality, resulting in economical loss to pig industries in China. So far, the mechanisms for SVA to cause disease and evade host immune response are poorly understood, and SVA vaccine is not currently available. Our recent study showed that a low level of IFNα was present in the sera of SVA-infected pigs and SVA L protein could antagonize IFNβ production, suggesting that SVA L protein may play critical roles for virus to suppress host innate immunity and cause pathogenicity. The SVA CH-01 virus infectious clon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our lab and thereafter, we are going to rescue the L gene-deleted SVA viruses (SVA∆L). We will explore the functions of SVA L protein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VA∆L and SVA in the interferon and antiviral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pathogenicity. The results to be obtained will greatly help understand the functional roles of SVA L protein, SVA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 attenuated vaccine.

塞尼卡病毒A (Senecavirus A, SVA)感染引起的母猪水疱病和新生仔猪死亡综合征, 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日渐严重的经济损失。做为一种新发猪病, 目前世界各国对SVA致病及免疫逃避机理的研究很少, 也无SVA疫苗可用。我们的研究发现, 猪感染SVA后血清中只产生低水平IFNα, SVA L 蛋白可拮抗IFNβ的产生, 由此推测L蛋白在SVA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和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在已构建出SVA CH-01株病毒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 缺失L基因构建SVA∆L毒株, 比较SVA∆L与亲本SVA在拮抗宿主干扰素、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产生和致病性等方面的差异, 确定L蛋白的功能及对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和致病性的影响, 为阐明SVA致病机理和研制SVA弱毒疫苗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由塞内卡病毒A (SVA)感染引起的母猪水疱病和新生仔猪死亡综合征属于新发的猪病毒性传染病, 然而人们对SVA的致病机理与病毒生物学知识了解不多。本研究通过构建SVA病毒感染性克隆,突变L基因,拯救病毒,从而研究多种L基因突变的SVA病毒特性。研究结果揭示了SVA L蛋白对病毒RNA产生、蛋白翻译、体外复制和病毒存活等均具有关键作用,其中L蛋白的42H、56R、79Q氨基酸缺失或突变导致病毒致死,L蛋白的5H、20G、34N、69Q氨基酸缺失或突变导致病毒致弱。为了进一步阐明L基因突变或缺失对病毒复制转录的影响,首次构建了表达荧光素酶的SVA复制子系统。通过对L基因突变和测定复制子转录表达活性的研究,揭示SVA L蛋白的5H、20G、34N、42H、69Q、56R、79Q氨基酸的突变或者缺失均严重影响了SVA的复制转录活性。通过测定不同SVA L突变毒株感染细胞的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揭示SVA L蛋白的5H、42H、56R氨基酸对于维持L蛋白的功能和有效病毒复制,从而激发SVA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细胞因子TFN-ɑ、IL-6和STAT1等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本研究通过研究SVA L突变毒株在猪体上的致病性,来阐述SVA L蛋白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VA 亲本毒株比SVA L突变毒株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包括临床症状、病毒血症、体温指数和血清中和抗体等。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SVA L蛋白对于维持病毒毒力的关键作用。首次揭示SVA L蛋白的多个氨基酸不可突变或者缺失,这有助于保持SVA的有效复制转录活性和病毒的存活,从而影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细胞因子的强度和病毒的致病性。这些信息对于深入研究SVA的致病机理与疫病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陈振海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痘苗病毒宿主范围基因K1L和C7L拮抗干扰素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8147195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孟祥芝
学科分类:H21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阿司匹林和塞莱昔布对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及致病性的影响

批准号:3077098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蔚虹
学科分类:H03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猪δ冠状病毒辅助蛋白拮抗I型干扰素的机制及其对致病性的影响

批准号:3173009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肖少波
学科分类:C1804
资助金额:328.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毒株NS1拮抗宿主细胞天然免疫效应差异的关键基序研究

批准号:8117279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康生
学科分类:H110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