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以竹类为主要食物。2010年《自然》杂志刊登的关于大熊猫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大熊猫拥有典型的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的相关基因,但却缺失消化纤维素的相关基因。因此,其消化高纤维素含量的竹类主要是依靠其肠道微生物。真菌是动物消化系统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很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本项目拟通过分离大熊猫粪便真菌,鉴定并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筛选。选择3-5个重点菌株,进行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为基因功能与结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大熊猫粪便真菌的检测,能间接反映其消化系统真菌的多样性,了解大熊猫降解纤维素的机理。本项目对研究大熊猫特殊的消化生理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濒危动物。大熊猫具有典型的食肉动物消化道,其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大熊猫自身不含有消化降解纤维素的基因,因此大熊猫消化降解食物竹子可能主要依靠肠道内的微生物。我们从21份大熊猫的粪便样品中共分离了19种真菌,合计1293株菌株。这些真菌大部分为嗜热菌或耐热菌。我们没有成功分离培养到其肠道内的厌氧真菌,为了克服分离培养的弊端,对核糖体DNA的454测序方法被进一步采用。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了880个好氧真菌OTU,其中282个OTU来自竹子,605个OTU来自粪便样品。另外,发现了38个厌氧真菌的OTU,这些OTU大部分属于Neocallimastigomycota中的新类群。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大熊猫肠道内的真菌组成情况被首次呈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褐腐真菌降解纤维素的机理研究
草鱼消化道纤维素降解的酶学机理研究
真菌毒素及其生物降解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
天麻消化细胞消化真菌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