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GEMs在生长过程中,质粒DNA和染色体DNA释放规律不同,染色体DNA主动分泌的可能性较质粒DNA高;DNA分泌、感受态建立和细胞裂解间存在相关性;转化可在细胞间进行,接触转化活性高于游离DNA的转化;DNA在固体基质上具有稳定性和更高的转化活性,供体在自然转化中具有主动功能。大肠杆菌对Ca(2+)的应答、建立感受态是一个主动的生理调控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具有参与水平基因转移的能力。研究成果对揭示转化的机制,正确评估、构建和使用GEMs的安全性及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的理论依据。在遗传、生态、进化及环保等方面也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方法学上建立了5分钟转化方法,并首次将微量量热技术引入遗传转化的研究,在学科的交叉上获得了新的发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凹槽销栓型竹-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血小板微粒释放及对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利用遗传工程小鼠研究miR-125a在T细胞分化和功能中的作用
甲基对硫磷降解质粒DNA在自然土壤中的转化规律研究
在固态基质表面进行的细菌自然遗传转化研究
含氢键给体的功能配位构诸体的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