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E.coli)K1株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E.coli K1通过血行播散入脑致病,但它如何穿过血脑屏障,迄今尚不清楚。我们以前从E.coli K1中克隆鉴定了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侵袭基因ibeB,而其介导E.coli K1侵袭HBMEC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新近工作提示,E.coli K1外膜蛋白IbeB能够与HBMEC上的Caspr1膜蛋白互作。本项目将解析IbeB蛋白与Caspr1互作的分子基础;研究IbeB与Caspr1结合所活化的HBMEC胞内信号分子及其在细菌侵袭中的作用;并基于IbeB与Caspr1互作的分子基础合成能够阻断E.coli K1侵袭HBMEC和感染新生小鼠的寡肽。本项目可望发现E.coli K1侵袭HBMEC的新受体,为基于Caspr1靶点研制细菌性脑膜炎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大肠杆菌(E.coli)K1株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它通过血行播散入脑致病,但它如何穿过血脑屏障,迄今尚不清楚。项目完成人以前发现E.coli K1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HBMEC)侵袭蛋白IbeB(为一细菌外膜蛋白),能够与HBMEC穿膜蛋白Caspr互作。本项目在这一工作基础之上,开展了E. coli K1 IbeB蛋白与HBMEC上Caspr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细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 coli K1 IbeB蛋白借助其229-342 aa与Caspr蛋白的203-355aa结构域相互结合,IbeB蛋白起配体作用,Caspr蛋白起受体作用,IbeB与Caspr的结合,触发了HBMEC胞内信号分子——粘着斑激酶(FAK)的活化,活化的FAK促使细胞骨架(actin蛋白纤维)再组装,从而使细菌侵袭或内化到HBMEC胞浆中。体内实验结果显示,E. coli K1基因组中ibeB编码229-342 aa对应序列及小鼠基因组中Caspr基因的剔除,显著降低了E. coli K1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侵袭及小鼠的脑膜炎发生率。这些研究结果证明Caspr是E. coli K1侵袭HBMEC的一个新的受体。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表达纯化的Caspr 203-355aa的GST融合蛋白,以及其抗体能够封闭E. coli K1对HBMEC的侵袭及显著降低实验性新生小鼠脑膜炎的发生率。本项目在《Infection and Immunit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篇,全国性会议交流论文2篇,待发表论文1篇。本项目的完成,为阻断E. coli K1穿过血脑屏障、防治新生儿脑膜炎的发生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U17 株 rstA 缺失株降低对小鼠的致病性
PERK途径内质网应激与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IbeB蛋白介导大肠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一个拟南芥锌指蛋白及其互作转录因子在植物与病原细菌互作中的调控网络解析
青枯病病原细菌致病相关蛋白与马铃薯抗菌蛋白的互作机制研究
Retromer介导的蛋白转运机制及其在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