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6年1月和7月两次在瓦里关山对H2O2以及地面O3、CH4、水汽、辐射和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首次得到了反映我国内陆大气清洁本底地区特征的H2O2的浓度水平和一般变化规律的观测结果,在国际上也极少见;分析了H2O2以及O3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其他臭氧前体物、气象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一维箱模式进行模拟研究,对自由对流层、边界层控制条件下的O3收支平衡进行分析,得到冬、夏季瓦里关山地面O3在两种条件下光化学过程对臭氧收支的贡献,发现NMHCs在该地区O3光化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观测和分析结果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地区上空自由对流层中光化学过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上空夏季臭氧低谷有重要的意义。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观测事实和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我国青海高原盐湖地区大气汞的日变化特征与影响研究
大气甲烷浓度的控制因子及对大气氧化剂的影响
青海高原羔羊“神经病”病因的研究
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