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IP地址短缺后,提供高质量服务将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架构基础设施的核心任务。而快速复原、故障转移与故障实时接管等技术则是保证其上应用即使灾难发生情况下也能得到可靠、实时不间断高质量服务的基础技术。本项目提出这些技术可通过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架构中传输层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与会话层RSerPool可信服务器池协议的给合、SCTP协议与IPv6协议的结合来实现。为证实此设想,本项目研究SCTP的Multi-Homing的冗余Path特征及Path failover 机制与RSerPool的冗余Server特征及Server failover 机制的结合;研究SCTP协议动态地址配置特点与IPv6的Site Renumbering网站重编号特征的结合关系,以共同为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构建高质量的服务平台。其研究成果将对加速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化进程产生重要意义,并为其他应用树立标准的范例。
今天,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这些应用能可靠运行需要一个稳定的互联网连接。为了避免单点故障导致互联网的可用性问题,多宿主、多接入方式的冗余机制成为保证互联网可用性、快速复原及不间断服务的前提。本项目从2012年1月起执行至2015年12月历时四年,就任务的执行情况总结如下。.一、测试床构建的演进.随着多宿主冗余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研究机构、大学希望有一个分布更广、规模更大的多路径传输测试床,所以,本项目测试床的构建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1..构建本地测试床(Local testbed).2..由本地测试床到小规模中德国际测试床 (Hainu-EssenUni2012);.3..从Hainu-EssenUni2012到全球Hainan University NorNet 2013国际测试床,该测试床已覆盖全球除非洲外的四大洲。.目前Hainan University NorNet 是亚洲惟一的测试床站点平台。.二、研究目标、内容完成及成果形式.1.完成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1)在本地测试床与Hainu-EssenUni2012上: a) 在本地测试床上对MPTCP和CMT-SCTP多路径传输协议进行了研究; b) 研究了MPTCP 与CMT-SCTP 拥塞控制机制, 并测试了多路径传输的拥塞算法CMT/RPv1 CC、CMT/RPv2 CC 与 MPTCP-like CC; c) 在Hainu-EssenUni2012上比较了多路径传输协议MPTCP、CMT-SCTP 与单路径传输TCP协议的性能。.(2)在Hainan University NorNet上:a) 提供了 MPTCP 性能研究评估的基准,并且证明提高了基于 IPv4 的MPTCP 载荷吞吐量的目标; b) 对多路径传输协议中耦合与非耦合拥塞控制算法的代表策略 Cubic、Reno、Balia、Olia 及Wvegas 等进行性能分析,在三种场境中对其进行了测试; c) 基于多场景比较了MPTCP协议的性能。.2. 论文发表7篇。.3. 联合向国际IETF组织提交标准草案3个。.4. 毕业硕士生2名(含留学生一名),青年教师2名; 在读研究生6名(含一名留学生及一名博士生)。.5. 与中国科学出版社签订出版专著《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理论与实践》合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空间网络视频传输优化协议研究
移动互联网多径传输协议优化研究
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硬件协议栈多路径传输机制研究
基于时变图模型的空天DTN星座网络传输协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