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REMg2TMx型储氢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多相作用对吸/放氢性能影响大以及合金吸/放氢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在利用PCT测试仪测试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合金储氢特性的基础上,采用XRD-Rietveld、SEM-EDS、TEM等结构表征手段分析REMg2TMx储氢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的相微观结构,研究吸/放氢过程中相组成、丰度、晶胞参数、晶格应力等的变化及其对合金吸/放氢行为的影响关系,指出合金中主要储氢相与其它相在储氢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阐明合金中组成元素的合金化作用和储氢相结构特点。同时,通过分析合金吸/放氢循环过程中的相结构、表面微观结构和吸放氢性能(储氢量、动力学性能等)的变化关系,揭示合金的衰减机制,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改进合金循环稳定性的理论和方法。
针对高容量稀土-镁-过渡金属基储氢合金存在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以及放氢温度高的问题,本课题根据合金相图制备了一系列的新型稀土-镁-过渡金属基多相储氢合金,研究了不同稀土元素、镁含量以及不同过渡金属元素对储氢合金微观结构和吸/放氢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多相储氢合金吸/放氢循环稳定性。.本课题制备的La-Mg-Ni基储氢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经过吸氢后发生分解反应,实际吸氢相为Mg和Mg2Ni相,与单相合金相比,此类合金具有优良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和反应热力学性能,一般在5 min内,就可达到饱和吸氢量,并且合金的放氢温度有所下降,在523 K即可完全放氢。改善作用归因于多相结构产生更多的相边界,合金与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改善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同时La-H化合物的存在以及Mg相与Mg2Ni相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相间作用力进一步降低合金吸/放氢反应的焓与熵,减少放氢反应所需的能量,降低氢化物的热力学性稳定性。在深入研究稀土元素对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过程中发现,稀土元素可明显改善合金的储氢性能,并且不同稀土元素的催化作用存在差异,其中Pr元素对降低Mg2NiH4稳定性的能力大于La、Ce、Nd稀土元素,并且PrMg2Ni在423 K下的吸氢速率快于REMg2Ni (RE = La, Ce, Nd)合金;Ce元素在降低合金氢化物初始放氢温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研究发现La-H化合物在La-Mg-Ni基储氢合金吸/放氢过程中发生相转化,即La3H7与LaH3之间的转变,这一转化伴随着主相发生吸/放氢反应同时进行,La-H化合物晶胞体积的变化引起对其他相的拉力或压力等作用力,导致合金微观结构上出现塌陷,使合金内部出现更多的晶界,给氢在合金内部的扩散提供更多的通道,缩短扩散距离。制备的La-Mg-Ni基储氢合金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一定周期内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颗粒细化粉化,储氢容量保持稳定,吸氢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的变化趋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Mg-Al 合金可逆吸放氢性能机理研究
传感器用非化合物型储氢合金及其吸放氢性能
合金成分对锆合金腐蚀时吸氢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
在吸放氢过程中储氢合金结构动态变化的同步辐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