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活动的迅猛增长使得电子商务治理问题受到空前的关注。本课题围绕电子商务治理问题,以治理仿真系统为切入点,研究运用基于主体的建模仿真(ABMS)方法构建电子商务治理仿真系统的基础理论、规范化过程及关键实现技术。课题将提出并明晰电子商务治理的概念及其内涵;凝练基于ABMS建模思想的电子商务生态链分析框架;在归纳电子商务生态链各类构成主体的特征、行为规则及主体间复杂交互行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治理措施对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过程;利用ABMS方法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及其与治理措施的交互进行建模,设计并实现电子商务治理仿真系统,用于考察治理措施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比较不同治理措施的优劣。课题交叉运用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探寻辅助电子商务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治理主体提供一个可试验的治理支持工具,帮助其提高电子商务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深入研究“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将治理的思想引入到电子商务研究领域,提出了电子商务治理的概念,指出电子商务治理是为引导、控制和激励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期望行为进行制度设计和构建的过程。同时,课题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构建了电子商务治理的概念体系。其中,在微观层面的电子商务治理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个面向企业的电子商务治理概念框架,治理主体主要是电子商务企业或企业联盟,其治理域偏重于电子商务项目或活动中涉及到的服务、安全、用户、营销以及战略等问题,分析了其治理目标,构建了治理最佳实践库的框架。在宏观层面的电子商务治理研究中,重点对面向政府的电子商务治理概念框架进行了研究,宏观层面的电子商务治理的治理主体主要是政府监管机构,其治理域偏重于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宏观政策、法律、规章与规则、信用制度、宏观的支付体系等问题;分析了宏观治理措施与电子商务生态链存在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剖新了治理措施性质和功能的不同组合会产生治理对象的“挤进——逸出”现象。此外,利用ABMS建模仿真工具,设计、编码并构建了一个人工电子商务生态链用于电子商务治理政策的建模和仿真。基于该人工电子商务生态链,课题组通过构建计算实验模型,对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体系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实验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导致的销售环节分散化、交易金额分散化和网络交易的无形化等特征将造成跨境或跨区交易的流转税向生产地少部分转移,同时造成所得税向生产地和电商公司所在地大部分转移,从而对所得来源地的税收形成巨大伤害,造成国家和地区间的税收分配越来越不平衡,造成税收利益分配不公平,需引起相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构建了信用机制对电子商务治理影响的计算实验模型,研究并揭示了信用机制对引导、激励电子商务交易活动,降低交易成本的巨大作用。此外,还对Agent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仿真的多方多属性电子商务谈判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及应用研究
基于灰色定性仿真的机器人-环境系统信息智能表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公司社会责任、道德治理及其评价系统研究- -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