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P2X7修饰小胶质细胞功能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24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唐亚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志君,闫振文,李艺,李梅,李巧巧,卢奎,王一平,毛永林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小胶质细胞P2X7
结项摘要

放射后小胶质细胞(MG)既通过分泌炎症递质介导神经损伤,又通过吞噬受损细胞促进损伤修复发挥保护作用。但放射后MG通过何种机制调控分泌和吞噬功能尚不明确。我们的前期实验及文献均提示P2X7可能介导MG分泌和吞噬作用使其转向完全损伤的功能,并介导损伤组织释放的ATP激活MG扩大炎症损伤。本课题拟:①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以调控剂结合P2X7-/-细胞株及基因敲除动物,比较MG分泌炎症递质、荧光乳胶珠法测定吞噬指数和微透析检测ATP水平,明确P2X7在放射后介导MG分泌炎症递质、减弱MG吞噬、介导ATP级联放大损伤的作用;②研究调控MG分泌和吞噬的信号通路,明确P2X7调控MG的机制,从而揭示P2X7可作为MG"趋利避害"的功能调控点;③通过神经元共培养、髓鞘形成共培养及在体神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调控P2X7可有效改善放射后脑损伤,促进神经修复,为以P2受体为靶点治疗放射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项目摘要

放射后小胶质细胞(MG)通过分泌炎症递质介导神经损伤。但放射后MG通过何种机制调控分泌功能尚不明确。本课题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以调控剂结合P2X7缺陷细胞株以及动物实验,比较MG分泌炎症递质和ATP水平,明确放射后MG具有分泌ATP并激活P2X7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原代小胶质细胞照射后呈激活状态,ATP水平增加,P2X7受体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均增加,同时发现炎症因子IL-6,COX-2,TNF-α也升高。照射前给予P2X7拮抗剂BBG或对P2X7进行RNA干扰后,炎症因子表达量显著下降。在体水平,我们建立稳定的放射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通过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共染,发现P2X7在MG上大量表达,且脑内炎症因子的RNA、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给予BBG后,小鼠海马SGZ区神经再生细胞较照射组显著好转。通过对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脑脊液检测,发现脑脊液的ATP浓度与疾病预后相关。本课题从离体及在体水平证明了放射后MG的活化中P2X7受体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orilagin调控小胶质细胞PIDD-C/NEMO修饰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259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董晓荣
学科分类:H29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小胶质细胞Kv1.3通道活性调控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60016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唐亚梅
学科分类:H2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上调小胶质细胞靶向吞噬功能改善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257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唐亚梅
学科分类:H182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小胶质细胞分泌补体C1q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介导放射性脑损伤

批准号:8187254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艺
学科分类:H29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