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靶向给药系统对肝癌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读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我们推测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具有靶向性。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能够有效地延缓5-氟尿嘧啶(5-FU)在模拟体液中(pH7.4)的释放速率,可以确保载药体系到达肝癌组织后释放抗肿瘤药物5-FU。以申请者发明的"含羧基类高分子纳米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方法作为创新基础,课题组拟构建具有肝癌靶向性的纳米球、囊泡和纳米针等多种形态的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开展体内外实验,比较研究不同形态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的肝癌靶向性。为此,我们拟采用裸鼠肝癌原位瘤和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形态的果胶基纳米材料在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的体内药效学和毒副作用,评价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的靶向性;在细胞水平探讨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被肝癌细胞的摄取情况。本项目的开展有望给肝癌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本项目制备果胶基载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 5-FU)纳米粒子(5-FU-NPs)载药系统,探讨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本身带有的大量的半乳糖残基这种天然靶头对人肝癌细胞 HepG2 的靶向效果,及在体内药代动力学和体内组织分布情况的研究。对本实验室设计合成的果胶基纳米载药系统,进行体内、外抗肿瘤及肿瘤靶向性的评价研究,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以及体内组织分布研究。采用 MTT 法观察 5-FU 及5-FU-NPs对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表达量不同的HepG2、A549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 IC50 值;采用HPLC法测定HepG2、A549 细胞对5-FU 及5-FU-NPs的摄取情况,用半乳糖分别与HepG2、A549 细胞孵育2 h后再测两种细胞对5-FU 及5-FU-NPs的摄取情况。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法,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得出5-FU 及5-FU-NPs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用3P97计算5-FU 及5-FU-NPs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1) 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无毒, 生物性溶性好;2) 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肝癌效果且对肝癌细胞有一定的靶向作用; 3)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可延长化疗药物5-FU在SD大鼠体内的生物半衰期;4) 果胶基纳米载药体系具有一定的长循环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肝组织靶向性。因此,本项目已基本完成了研究内容,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其中2篇SCI论文,还有一篇SCI论文已经接收,申报了两项专利,其中一项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培养毕业了两名硕士研究生,实现了预期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农药纳米载药体系对靶精准释放与剂量调控机制
新型肿瘤靶向性长循环纳米微粒载药系统的研究
pH-响应自降解与靶向性协同作用的安全高效载药体系的构建
载药纳米粒与靶点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