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针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两个重要靶标蛋白磷脂酶A2及鞘磷脂合成酶,设计具有能同时抑制两个酶活性的新型双功能抑制剂。我们根据自有的磷脂酶A2及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先导化合物,分析其三维结合模型,对其进行合理拼接,设计得到同时具有两个靶标酶的活性片段的化合物,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接分析来优化设计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机合成得到所设计的一系列目标化合物,并对其分别进行两个靶标酶的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磷脂酶A2的活性测试采用以ANS为荧光探针的荧光显色法,鞘磷脂合成酶的活性测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通过对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和构效关系研究,采用混合体系活性测定方法,进一步验证双功能抑制剂相对于单靶点抑制剂的优势。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所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了多个方面。虽然作用于单个重要靶点包括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可以达到确切的疗效,但由于该病症涉及的发病因素很多,所以,多靶点药物的设计方法更适用于这类复杂疾病的药物研究。本课题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重要的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鞘磷脂合酶(SMS)和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对已有的SMS和sPLA2抑制剂进行构效分析,结合多靶点药物的设计思路,将两部分药效团合理拼接,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双功能抑制剂,并分别对其进行体外生物活性评价。体外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中等的sPLA2和SMS抑制活性(IC50: 20 µM)。这一结果验证了该双功能抑制剂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同时对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并优化了以HPLC为检测分离手段的鞘磷脂合酶体外活性评价体系,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为鞘磷脂合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生物炭/铁质粘土矿物介导洞庭湖表层沉积物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CDD/Fs)脱氯降解的机制研究
蛇毒磷脂酶A2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新型磷脂酶A2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影响的研究
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合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评价
江浙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2结构与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