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主创新的单片集成多波长密集波分复用(DWDM)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阵列,对解决我国高端核心光电器件的"空芯化"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实现这种器件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制备。我们提出基于纳米压印技术实现单片集成多波长DWDM DFB激光器阵列芯片新方案。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相移光栅对DFB激光器阵列性能的影响规律,找出提高相移光栅有效耦合系数和激光器静态特性的理论机制,解决光栅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问题;研究相移光栅二次模板纳米压印关键工艺,研究光电器件纳米压印过程中的微观物理化学机理,研究纳米压印应力、应变效应和温度效应等对光电器件有源层的影响,探讨光栅制作精度和质量对激光器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实现在III-V族材料上制作复杂光栅的突破;完善已建立的激光器理论模型,研究外延材料优化生长工艺,结合相移光栅阵列,为最终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波段40波长激射的DFB激光器阵列芯片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
研究自主创新的单片集成多波长密集波分复用(DWDM)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阵列,对解决我国高端核心光电器件的“空芯化”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实现这种器件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制备。我们提出基于纳米压印技术实现单片集成多波长DWDM DFB激光器阵列芯片新方案。纳米压印技术是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和高产量的纳米加工技术。项目对纳米压印工艺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率先提出了多层掩膜技术,实现了大面积、高深宽比纳米结构制备的突破,成功制备出了深宽比约为6、宽度为40nm的光栅结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λ/4、λ/8和λ/16相移光栅阵列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的设计、模拟和制备。最后成功制备出了单芯片C波段13波长和8个波长激射的DWDM用InGaAsP相移DFB多量子阱激光器,波长分布在1540~1560nm,阈值电流小于15mA,边模抑制比42dB,功率大于5mW,达到了项目申请时设定的技术指标,为最终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波段40波长激射的DFB激光器阵列芯片打下很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另外,对光子晶体LED进行了初步研究,在LED的P-GaN层表面获得了大面积光子晶体,周期为450nm,纳米孔直径为240nm。器件测试结果显示,有表面光子晶体的LED比没有光子晶体的LED,光致发光强度峰值提高到了7.2倍。在本基金项目的支持下,2011.1~2013.12期间发表和收录论文22篇,申报和授权发明专利4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面向光互连应用的单片集成多波长复合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
基于REC技术的低成本多波长单片集成DFB激光器芯片研究
波长及工作模式现场可配置单片集成激光器研究
长波长分布反馈激光器与“扇形“光放大器的集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