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单片集成光学的发展正向材料学和光谱学等渗透,相关文章不断见于《Science》和《Nature》。本人2004-2006年受聘为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员和客员教授,首次发现非晶铁电材料的室温电致光增强现象,这为铁电材料和集成光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源头创新和实用意义。本项目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单片集成非晶铁电材料各种室温微光学行为;研究原子排列、结构特征、量子尺寸效应、厚度效应和压力效应等与室温微光学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影响规律,探索形成机制和发光原理,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非晶铁电材料的微光学行为理论;研究该材料硅基单片集成量子点和光子晶体的微光学行为及物质光谱学特征;建立该材料微结构和微光学器件设计方法;探索该材料和器件与微波、紫外和红外光波相互作用的物理效应,将该材料在可见光波段的室温微光学行为,推向其它的波段,为研制新型单片集成光学或光电器件提供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微电子学、微光学单片集成技术研究
铁电材料的非均匀电蠕变行为
不含铁磁元素的纳米晶室温多铁材料研究
新型室温巨介电可调材料的相变行为及损耗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