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核心识别元件的均相上转换纳米荧光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50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赵美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丹,张晨,王珊珊,朱晓翠,刘艺斌
关键词:
蛋白核心识别元件双光子激发荧光纳米粒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生物传感检测
结项摘要

抗体和受体等蛋白质分子类生物识别元件由于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强、体内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及其他与生物相关的分析领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现象为构建实时、均相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信号发生手段。然而,对于以蛋白质分子为识别元件的生物传感体系,一直存在供-受体间距离过大,FRET效率低的问题,使检测灵敏度受到限制。另外,生物样品中所含内源性荧光物质的干扰,也对方法的灵敏度造成显著影响。本项目拟通过构建新颖的蛋白核心识别元件,在确保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蛋白分子的体积,从而有效提高体系的能量转移效率。同时,拟设计合成具有上转换特性的双光子激发荧光纳米粒子,并通过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选择性化学修饰,与目标分子实现稳定的共价偶联反应,以期建立标记均一、生物相容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新型实时、均相上转换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项目摘要

本项目围绕构建蛋白核心识别元件和开发实时、均相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开展研究。成功发展了制备高活性抗体Fab片段的方法,实现了对抗体Fab片段的纳米金标记。利用纳米金猝灭的荧光标记免疫复合物,建立了动态范围可调的均相免疫荧光传感方法。制备了高活性的人雌激素受体蛋白配体结合域片段(ER-LBD),进一步建立了可均相、实时检测雌激素含量变化的受体荧光传感分析方法。合成了具有上转换性质的双光子荧光纳米粒子,初步建立了可灵敏检测雌二醇的上转换纳米生物荧光传感检测方法。项目迄今已正式发表SCI收录国际期刊论文6篇,其中4篇的影响因子在5.0以上。正式授权发明专利1项。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2名已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项目取得的突出性进展包括:(1)制备了高活性的抗体Fab片段,详细研究了纳米金表面的修饰与蛋白偶联方法,发现采用11-巯基十一酸(MUA)修饰纳米金可以起到稳定纳米金溶胶、减少蛋白在纳米金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作用。同时MUA将羧基引入纳米金表面,通过与抗体蛋白表面的氨基进行共价反应,实现了对抗体的纳米金标记。对照研究了使用不同大小的纳米金颗粒对于荧光猝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抗体Fab片段与3 nm的纳米金,可以有效减小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的距离,提高荧光猝灭效率。利用纳米金猝灭的荧光标记免疫复合物,建立了动态范围可调的均相免疫荧光传感方法。方法操作简便,只需一步反应,在10 min内可得到检测结果,已成功用于检测人唾液中sIgA含量。与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显著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速度。(2)制备了高活性的双标记人雌激素受体蛋白配体结合域片段(N-His´6-ER-LBD-C-Strep tag II)。金纳米颗粒表面通过MUA修饰链霉亲和素,通过链霉亲和素与受体蛋白上所带标签Strep tag II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将纳米金标记到受体蛋白上。利用香豆雌酚作为荧光报告分子,与纳米金标记受体蛋白构成FRET体系,构建了可均相、实时检测雌激素含量变化的受体荧光传感分析方法。(3)合成了具有上转换性质的双光子荧光纳米粒子,激发波长800 nm,发射波长550 nm。通过用单链寡核苷酸标记小分子,再利用荧光纳米粒子标记核酸探针分子,初步实现了对雌二醇的上转换纳米生物荧光传感检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赵美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77500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750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7500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7500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75006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13271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2030500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超灵敏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2130511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海波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6167506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吴笑峰
学科分类:F0502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近红外高效上转换供体与量子点受体对的分子均相识别纳米传感器基本问题研究

批准号:1150437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涂浪平
学科分类:A22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增敏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微生物毒素检测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3140157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世嘉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