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冲/洪积扇分布、形成和演化规律,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评价与配置、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及其应对全球变化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本项目在野外考察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运用地貌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遥感等方法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冲/洪积扇地貌、水文、气候和构造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扇体砾石石英进行宇宙成因核素Be-10 (Al-26) 测量,确定其暴露年龄,重建冲/洪积扇的形成演化历史,揭示其堆积、侵蚀、迁移、废弃的动力机制以及与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的联系,确定洪积作用和冲/洪积扇戈壁荒漠期幕主要气候特征以及与过去全球变化的关系,为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和绿洲形成演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洪积扇的分布、形成和演化规律,对干旱区水资源的评价和合理配置,绿洲经济可持续理论的完善及其应对全球变化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为了充分理解干旱地区洪积扇的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与全球变化的联系,该项目对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等干旱区山前洪积物地质、地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暴露年龄样品采集的工作,通过对样品中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测量,暴露年龄确定,获得了下列进展和成果:.1)通过对天山南麓和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北麓典型洪积扇和河流阶地地表石英砾石10Be测量和暴露年龄确定,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洪积作用的时代特征,重建了240 ka塔里木盆地河流洪积扇和阶地形成演化历史;.2)240 ka以来塔里木盆地周边山前洪积扇及其河流阶地主要形成于冰期和冰消期;而洪积扇侵蚀和河流下切主要发生在高山融水减少时期;大规模的洪积作用与山岳冰川扩张后的增温事件密切相关,与全球气候变化一致,不仅具有显著的2万年的地球轨道准周期,而且与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具有密切的联系。.3)我国西北干旱区水文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高山冰川发育规模控制。气候变化是主控洪积扇和河流阶地形成的因素,而构造活动强度则可能是控制洪积扇侵蚀下切速率的主要因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烧结温度对团聚高温快速烧结WC-10Co-4Cr粉末及其HVOF涂层性能的影响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人类面部属性估计研究:综述
我国新发现的火星和灶神星陨石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雪峰山、武陵山及其西北侧逆冲拆离构造与变形定量研究
延吉地体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
乌兰布和沙漠演化历史及其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