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广西南部高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及生命。HBV慢性感染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致癌的确切机制仍未阐明。研究表明,人类核酸外切酶1(hEXO1)基因在DNA修复、复制、重组及在染色体端粒稳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鉴于DNA修复、端粒酶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癌的关系及hEXO1基因与肿瘤等相关性研究成果,有理由推测hEXO1基因SNP个体差异是HBV普遍感染,而肝癌发病有地域和种群差异的重要因素。本课题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调查并收集HBV相关肝癌组、HBV慢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吸烟、饮酒等环境暴露资料;运用SNP高通量检测技术筛选与肝癌发病风险相关的hEXO1基因SNP,在此基础上,研究hEXO1基因SNP以及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与HBV相关肝癌易感性的关系,为从新的角度诠释肝癌发病机理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肝癌是广西南部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种族、地域及个体差异性。鉴于hEXO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肿瘤相关性研究的成果,我们利用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HBV高暴露背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hEXO1基因SNP以及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与HBV相关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主要成果如下:.(1)经过积累,完成了1200例肝癌病例和1200例非肿瘤对照标本。将收集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将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保存;并将收集的研究对象生物标本已提取外周血样本DNA,置-80℃冰箱保存。.(2)通过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吸烟、HBV感染、情绪因素、农药接触史、常用药物、食物霉变、腌制食品、肝吸虫病和恶性肿瘤家族史为肝细胞癌可疑危险因素, 多摄入素菜食品和豆类食品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饮酒、吸烟、HBV感染和肿瘤家族史为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3)研究hEXO1基因rs1047840, rs1776148, rs3754093, rs4149867, rs4149963, and rs1776181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发现hEXO1基因rs3754093可能是广西人群肝细胞癌的保护因素之一,且与hEXO1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同时也发现各位点与吸烟、饮酒、肿瘤家族史、HBsAg阳性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能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4)研究发现MLH1基因rs1800734、rs28930073可能是广西人群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多态性与肿瘤家族史、HBsAg阳性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能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5)研究发现hMSH2基因rs2303428可能是广西人群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多态性与肿瘤家族史、HBsAg阳性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能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6)本研究发现RYBP阴性表达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判断肝癌预后的重要指标。进一步验证了ZEB1、ZEB2参与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EMT现象,提示RYBP可能参与了肝癌的EMT过程。.(7)目前发表相关论文4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近10人次。获得了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2015年获得了广西自然基金项目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HBV相关肝细胞癌发病风险与错配修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肝细胞癌关联研究
STAT4基因多态与HBV相关肝癌发病风险关联的分子机制研究
MAV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HBV感染风险及感染后肝癌发病率的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