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近年来在太阳能电池中最活跃的研究课题,原因在于其制作成本最低。其主要光电转换核心是有机染料,目前转换效率最高且最稳定的染料为联吡啶钌Ru(II)络合物,其转换效率约为10%。不使用价格昂贵且有毒性的钌,开发有机金属铜光敏染料,制作纳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为本课题之目的。设计的分子是桥联配体联吡啶衍生物(bpy-π-D 或bpy-π-C8H17)与金属铜(I)的复合物。通过对联吡啶不同取代位置取代基团的修饰调控,提高铜(I)金属有机络合物的稳定性;而在联吡啶配体上引入有机共扼结构例如双噻吩,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双噻吩环戊烷(CPDT)等功能团和电子给体基团咔唑或二苯胺,来增加染料的共扼长度,使其吸收范围扩展至近红外区,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期望由此新型的有机金属结构,制作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较高的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为DSSC),是借鉴自然界植物光合作用能量转换机制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等优点。其主要光电转换核心是有机染料,目前转换效率最高且最稳定的染料为联吡啶钌Ru(II)络合物,其转换效率约为11%。若能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将有可能成为替代性能源的主流之一。不使用价格昂贵且有毒性的钌,开发有机金属铜光敏染料,制作纳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为本课题之目的。项目实施较为顺利,完成项目书中的任务和目标。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铜族光敏化合物。我们将这些络合物染料应用到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电池,确定了染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铜基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所制作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2.2%,接近文献报道的最高效率2.3%。而且我们还研究了其中一些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它们可用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转换中。本课题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2人,在SCI国际著名刊物(如CEJ、IC、Dalton等)发表论文6篇,申请国内专利3项。这些成果使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处在国际领先水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环金属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铜基光敏染料的设计合成与光转换性能研究
基于杯芳烃的新型光敏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新型D-B-A结构卟啉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