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辐照和温度联合作用下W/Cu功能梯度材料的微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27519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潘必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屈冰雁,丁文艺,李冬冬,雍定钰,雷风采
关键词:
第一壁材料热力学性质粒子辐照WCu合金微结构
结项摘要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led thermonuclear fusion reactor requires that the armor material in the reactor possesses some special functions. At present, the tungsten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 also known as the first wall materials ).Studying the performance of tungsten in the reactor under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connectivity between tungsten and copper, where copper is a kind of the heat sink materials in the devic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roposal, with condisering the highly energetic neutron ir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the reactor device, we will theoretically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hermo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of W films and the gradual functional material of W/Cu films. We will firstly develop the tight-binding potential models for W and for W-Cu, followed by combination with the molecular dynamic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gradual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various structural defects created by the neutr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about W/Cu gradual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ed W/Cu tight-binding potential model will be a new theoretical tool in the study about the complex W / Cu system.

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的稳定运行需要反应堆装置中包层材料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目前,钨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又称为第一壁材料)。研究钨在反应堆特殊环境中的服役性能以及钨与铜基热沉材料的有效连接已成为可控热核反应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项目针对反应堆装置中的高能中子辐照和高温环境,拟对面向等离子体材料W薄膜及W与Cu组成的功能梯度材料的微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研究。我们将首先构造出W/Cu体系的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紧束缚势模型,并将势模型与分子动力学结合,详细研究在不同的温度下受中子辐照的W薄膜表面结构的动力学演化行为、W/Cu合金功能梯度材料中的结构缺陷和组分配比对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实验探索W/Cu功能梯度材料提供理论参考;所构造的W/Cu紧束缚势模型为研究复杂的W/Cu体系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项目摘要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聚变堆中W-Cu体系的壁材料,发展了基于量子理论的适用于大规模数值理论计算的紧束缚势模型。这是该研究项目的关键性的研究内容。我们按既定的研究计划,获得了W与W相互作用、Cu与Cu相互作用、W与Cu相互作用的紧束缚势。并将所发展的紧束缚势与分子动力学结合,使之能开展在有限温度下模拟W-Cu体系在高能粒子辐照后的结构、缺陷、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的演化。. 通过大规模计算,我们模拟的高能粒子辐照下W中结构缺陷的产生、复合和演化;计算了缺陷演化过程中体系的瞬时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了缺陷演化时,体系的热导率,提出了热导率与缺陷密度的关系;获得了粒子辐照导致的表面区中W原子溅射出表面的规律。. 我们大规模计算了WCu混合体系的原子化结构,发现W与Cu趋于分相结构:Cu和W分布聚集。对WCu不同混合结构,我们计算了体系的力学性质。.不仅如此,我们在紧束缚势的理论计算中引入了高能粒子碰撞激发(或温度激发)的电子熵。模拟了在不同的电子温度下,W的块体材料和W表面的熔化行为和体积的肿胀行为。..重要研究结果:.(1)为在量子理论构架下大规模计算研究W基材料的非平衡态性质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2)揭示了第一壁W材料在高能粒子辐照下,结构缺陷演化时的瞬时力学性质和热输运行为与缺陷密度的关系;(3)探讨了高能粒子辐照诱导的W表面区原子溅射的规律,为实验上降低原子溅射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表面几何结构的最优化的建议;(4)模拟了WCu功能梯度区域中的原子化微结构,获得了在W与Cu不同配比时的力学性质;(5)发现在非平衡态下W中电子温度为20000K时W的熔点比平衡态下的熔点低了约400K。并且指出第一壁材料在受高能粒子辐照导致的肿胀现在主要源于辐照诱导的电子非平衡态分布。. .意义:. 发展了新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第一壁W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处于非平衡态时力学、热力学、热输运性质演化的理解。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W/Cu功能梯度材料的爆炸烧结研究

批准号:1077203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陈鹏万
学科分类:A12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用于聚变堆的W/Cu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

批准号:50301001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周张健
学科分类:E01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面向PFM的W-Cu梯度功能材料的湿化学近净成形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

批准号:5167409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程继贵
学科分类:E041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熔盐电化学法制备W/Cu功能梯度材料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5107406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运刚
学科分类:E0410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