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乳腺癌诊治技术的新型多功能复合结构设计、制备与初步应用探索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215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步文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冯涛,董建华,陈风,刑怀勇,刘佳男
关键词:
荧光/磁共振双模式探针癌症诊治。介孔材料多功能复合结构环化开环键合
结项摘要

众所周知,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存的 "杀手"之一。传统的癌症诊治技术既因探测模式单一性而无法及时准确诊断病情,又因抗癌药物靶向给药能力不足而极易引发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因此,亟待探索、研发一种集成高效多模式探测及抗癌药物靶向定点可控释放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癌症综合诊疗技术。本项目拟采用新颖高效的环化-开环反应技术,在Fe3O4@SiO2复合结构表面上键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效上转换发光稀土化合物纳米晶,形成更具临床应用前景的磁性/荧光双功能探测模式的生物分子探针;在此基础上,通过介孔SiO2层和温敏聚合物层的引入,以及特定乳腺癌细胞表面过渡表达抗原的识别配体的链接,最终形成集高效靶向性、荧光/磁共振双模式显像探测、药物担载及温度响应控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乳腺癌诊治系统,从而为拓展某些重大恶性疾病(如乳腺癌等)的高效早期诊断兼原位治疗等新型医疗技术提供一个借鉴性研究思路。

项目摘要

在本项目中,我们创新性地把超顺磁性纳米晶与稀土荧光纳米晶以"核-壳"等形式结合在一起,提出一种改进的高温热解合成工艺,成功制备了单分散、形貌及尺寸可控、生物相容性好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新型纳米生物分子探针,通过引入介孔层、纳米晶表面改性和肿瘤细胞识别分子的链接,使该新型纳米生物分子探针成功实现对肿瘤细胞能特异性、高效性地靶向识别。在研究探针的细胞毒性及生物降解等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成功开展了几种肿瘤探测成像及药物缓释性能等实验,检验、评估了新型荧光/磁共振双模式探测纳米生物分子探针的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等功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多功能卟啉复合纳米粒子在癌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8120118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梁晓龙
学科分类:H28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金纳米棒的多功能双面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2160302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凌宇
学科分类:B02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癌症诊治用多功能复合脂质体的可控自组装

批准号:2127301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戴志飞
学科分类:B02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稀土配合物的新型多功能磁/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物应用研究

批准号:2100110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冯婧
学科分类:B01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