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合成80多个可作为人工核酸酶的钌多吡啶配合物,成功地将配合物拆分为△和A型异构体。通过电子光谱、粘度、CD光谱等提出它们和DNA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三种键合模型,即静电模型、沟面模型、插入模型。实现了配合物对DNA构型手性分子识别和选择性断裂,在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和分子识别之间发现了一系列规律。本项目共发表论文94篇(包括待发表21篇),其中SCI收录40篇,论文被全世界引用87篇次,三年中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六项,其中科技奖四项,教学成果奖二项,在近三年召开的七次国际会议和四次全国会议均应邀作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来推动生物无机化学学科发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聚合物膜及其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手性钌铱双核配合物对G-quadruplex和I-motif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构型可调的N-错位卟啉及其手性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