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分泌酶基因突变与反常性痤疮和老年性痴呆发病关系初探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52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4.00
负责人:王宝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信峰,李诚让,沈丹培,徐浩翔,黄晓蕊
关键词:
γ分泌酶老年性痴呆反常性痤疮
结项摘要

反常性痤疮(Acne inversa,AI)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010年我们在国际上首先确定γ-分泌酶基因为AI致病基因(Science 2010;330:1065)。目前,我们又收集了9个中国人AI家系及部分散发病例。本课题拟研究的内容包括:1、进一步收集AI家系与散发病例,研究AI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2 、探索γ-分泌酶各亚单位及其产物在AI组织中的表达,明确AI在皮肤附属器中的发病部位;3、测定AI患者及其家系正常人血清γ-分泌酶产物(淀粉样蛋白40/42)的水平,对AI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并与老年性痴呆患者(Alzheimer's Disease, AD)做比较,探讨γ-分泌酶基因不同突变与AI和AD的关系。进一步认识AI和AD的发病机制,有望获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对寻找AI和AD针对性治疗的靶位点和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反常性痤疮(Acne inversa,AI)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010 年我们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γ-分泌酶基因是AI 的致病基因。通过一年的研究,本课题已开展研究的内容包括:1、我们继续收集了10个中国人AI 家系和部分散发病例,充分总结了AI 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2 、探索了γ-分泌酶各亚单位及其产物在AI 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明确了AI的发病主要与毛囊口的角化过度相关;3、检测了AI患者及其家系正常人血清γ-分泌酶产物(淀粉样蛋白 40/42)的水平,对AI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并与老年性痴呆患者做比较,发现γ-分泌酶基因突变与AI 和AD 相关。通过上述研究,我们明确了在AI发病过程中,γ-分泌酶基因突变引起毛囊角化异常,进而导致皮损出现,由于不同患者自身免疫状态的差异,所以皮损形态多样,AI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未增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01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中雄激素对γ-分泌酶沉默的皮脂腺细胞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811012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徐浩翔
学科分类:H12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家族性反常性痤疮PSEN1基因突变致病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0122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温文
学科分类:H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NCSTN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反常性痤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批准号:8147287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诚让
学科分类:H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反常性痤疮表型性别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7134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雅萍
学科分类:C06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