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人体主要导致持续性感染,其主要标志是抗病毒的T细胞增殖和免疫应答的功能下降,和抗原提呈受损。而一些病毒(如HIV)表面糖蛋白或糖苷在诱导机体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免疫抑制和抗原提呈受损,导致病毒的免疫耐受和病毒持续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CV包膜糖蛋白或糖苷是否作用于APC而抑制T 的活性和免疫应答还不清楚!?本课题拟探讨HCV包膜蛋白和糖苷与APC相互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和对T细胞活性的影响。包括:(1)研究HCV包膜蛋白E1/E2或糖基化突变体与APC(如DC细胞)相互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是否产生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共刺激抑制分子;或是否诱导DC的凋亡而使DC受损?(2)如何通过APC抑制CD8+T或CD4+T 的活性和功能?对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3)HCVE1/E2的糖苷在这些过程中的功能?并用丙肝病人样品验证体外实验结果,以阐明病毒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的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3对丝毛乌骨鸡T细胞、APC细胞和免疫因子调节的影响研究
TIM-4 调控APC对同种抗原的自噬及其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HCV包膜糖蛋白多抗原肽分子设计及阻断HCV感染的研究
联合抑制去乙酰化和甲基化对调节性T细胞和移植免疫耐受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