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作为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发展低能耗、低成本、批量生产的薄膜制备技术。本项目将以LiMPO4(M=Fe,Mn)、MX(M=Mo,Ti;X=S,O)型化合物等薄膜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致密、均匀薄膜的影响因素和制备方法,寻求电极材料结构优化与调控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进一步阐明正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特性,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电解质间的电子/离子的运动及传递规律,揭示薄膜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LiMPO4(M=Fe,Mn)、MX(M=Mo,Ti;X=S,O)型化合物等薄膜正极材料及正极/电解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动力学,为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微电子器件实际应用的工业化设计、放大奠定理论基础。
薄膜型锂离子电池由于在微电子范围的优势而受人瞩目,小尺寸的装置如CMOS、FE-RAM、液晶屏、微型计算机、MEMs和医疗植入的发展加速了微尺度储能装置的研究。正极材料作为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发展低能耗、低成本、批量生产的薄膜制备技术。本项目开展了LiCoO2薄膜、TiO2薄膜、MnS2薄膜、Si-Y薄膜、Ti-Si-Ti薄膜、Sn薄膜、多孔LiMn2O4、Li2FeSiO4/C等电极材料的研究,并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探索了薄膜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微电子器件实际应用的工业化设计、放大奠定了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Birnessite-MnO2薄膜正极材料的全固态薄膜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
薄膜型钒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其锂离子扩散机制的研究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薄膜制备及其动力学性质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的制备及性能研究